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0 聘貓 (1 / 5)

“參知政事?”元娘語帶疑惑。

她鄉里來的,連縣裡能有什麼官職都認不清,最多知道縣令老爺身份是頂頂高的,考上狀元的都是文曲星轉世,至於更多與官場有關的事,那是一竅不通。

畢竟鄉里能管事的也就是里長,偶爾會見到或是聽人談論起來催收賦稅的衙役。

這些就是作為普通的鄉野小娘子能知道的全部。

或許還有說書人口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一方土皇帝的節度使,再多的,便真的沒有了。

鄉野小民能有多少見識呢,何況那些尊貴的人物離他們實在太遠,就是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也沒有根由。所以,當承兒說起參知政事的時候,元娘真的完全沒有感觸。

徐承兒畢竟是天子腳下的百姓,總比外地長點見聞,又有個考中過舉人的阿翁,熟知官制肯定不至於,但大體知道個清楚,汴京百姓們也愛談論些高官豪族的軼聞,乃至於官家狸貓換太子的事至今在百姓口中都有所流傳,並津津樂道。

這也是國朝仁厚,便是文官都有敢當庭斥責官家,以死相諫的,乃至作詩暗諷,無所禁忌,因此詩詞文風極盛,百姓們愛閒話兩句也就實屬尋常了。

徐承兒也不賣關子,直接道:“宰相你知道吧?”

陳元娘重重點頭,她當然知道,說書人必講的人物呢!

“我朝明面上沒有宰相,就叫同平章事,而參知政事則是副宰相。我聽阿翁提過,說如今的同平章事年歲已高,聽聞已經上奏向官家乞骸骨兩回了,指不定何時便會致仕,魏參政反倒年輕呢,聽說官家對他很是信任,而且……”

徐承兒特意停頓了片刻,尾調拉長。

果不其然,元娘聽得入了神,迫不及待追問,“而且什麼?”

有捧場的元娘,徐承兒說得也興高采烈,“魏相公的娘子聽聞很是喜愛狸貓,府裡還蓋了園子養呢,據說非但有虎斑、黃狸、獅貓等,甚至還有昂貴的乾紅貓,尾足毛須皆是紅色,世所罕見。

“天老爺,若是我能瞧見就好了,不知得多麼好看,年節時抱著只乾紅色小狸貓,一年都紅火爽利起來。”

陳元娘也仰頭想象起來,尾足毛須皆紅,那得是什麼模樣,好看美麗什麼的,她有些想不出來,但感覺應該很顯眼,不容易丟。

想著想著,她不自覺就把這話說了出來。

徐承兒聽了,竟然嘿嘿笑了兩聲,一副你不知道吧的神情。

“魏相公府裡的狸貓還怕丟不成?你是不知道,魏相公的娘子愛貓如命,給每隻狸貓都打了金子做的項圈,刻上名字,好生珍惜。有回不小心跑了只貓,還報了官呢,鬧得汴京滿城風雨,最後靠那金項圈把人抓著了。”

徐承兒說的時候,嘖嘖稱奇。

魏相公在汴京百姓口中如此“享譽盛名”,除了他深受官家寵眷,就是因為他家娘子愛貓的趣聞,否則也不會叫人記住。

百姓們還是喜歡這些有趣的軼聞。

元娘和承兒兩個小娘子就此展開了有關汴京高門流傳到百姓口中的各色趣聞,可把元娘聽得捂嘴驚呼,好不震驚。

倒是一旁被元娘牽著手腕的陳括蒼沉默不說話,他腦子裡琢磨的是另一件事,當初退婚的人便是姓魏,又說是汴京的官宦人家,他當時和鏢局的人側面打探時,得到的也只是汴京魏家四個字。

那麼,徐承兒口中身居參知政事的魏相公,是否就是退婚的人家?

能用汴京魏家四個字來指代,想來整個汴京不會有第二戶姓魏的人家高過他們。

但他的沉默並未引起姐姐們的警覺,只覺得是他平素的作風,少年老成的典範,只要買零嘴的時候順手往他嘴裡一塞,不把他忘了就成。

三個人走回尼姑們的攤子前,王婆婆和岑娘子也已經挑好了禮,正等著她倆呢,哪知道還瞥見徐承兒。

王婆婆顯得很高興,親暱地摸了承兒頭髮盤成的兩個丸子,笑盈盈道:“好孩子,怎麼被我家的小潑皮給拐帶了來?”

徐承兒對長輩的時候,還是很有禮的,俏生生站著,口齒伶俐的把來龍去脈說清楚,末了還補上一句,“我娘知道跟著您回家去,霎時就沒話說了,可安心著呢!”

“哦喲,這小嘴甜的,真叫婆婆喜歡。”王婆婆哈哈笑起來,臉上的皺紋老斑都顯出兩分慈祥來,“跟婆婆回家,婆婆給你做好吃的。”

一旁的陳元娘撇了撇嘴,阿奶就沒對她和顏悅色過,明明她也是進能乖順體貼長輩,退能花言巧語哄人開心的好小娘子!

但她只是小小的腹誹了一下,很快就挽起徐承兒的手臂,姿態親近的閒聊鬨笑起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