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9 相國寺 (2 / 3)

又是油,又是火,糟汙得很,嬌養的閨秀哪能受這份苦?

但王婆婆偏偏是個中好手,她親孃故去得早,為了討好繼母,也為了讓親爹記得有自己這個女兒,除了針線,沒少鑽研做吃食送去。

倒是也得了讚譽,可該犧牲她終生為家族搏利的時候,親爹也未曾手軟。

如今王婆婆人老成精,追憶往昔不免覺得好笑,旁人的私心私利哪裡是幾道吃食能動搖的?

她摒除腦子裡浮現的那些陳年往事,靜心看起了鐵鍋,敲敲打打一番,又抬起來對著天光看看鍋面是否有漏光。這一番舉措下來,毛病找沒找到不知道,但攤主人卻警醒起來,知道這是個不好蒙的。

因而阿奶講價的時候,就十分順當。

她看中的是那個十三寸的鐵鍋,畢竟如今宅子裡灶是砌好的,除非把灶砸了,不然只能照著尺寸買。但大也有大的好處,若是燉些大件的豬羊,不至於捉襟見肘。

王婆婆心裡浮過種種念頭,面上卻瞧不出分毫,只管板著臉砍價。

最後定下了九百五十文的價買了,但得等攤主人送到她們家裡再來付錢,否則揹著這麼個大傢伙,實在矚目。

之後,王婆婆又在近旁左右挑選,買了碗筷跟灶上要用的廚具。

至於其他的,諸如矮凳、蒲扇等日常用的雜貨,是去更裡頭些的相國寺第三道門那買的。

可就是這樣也還沒買完。

而且真正熱鬧的還要數寺內,這裡頭擺的東西才算有意思起來。

不同於山門那邊潦草的鋪得滿地的攤子,寺內的庭院上方架起了彩色帳幔和露天棚屋,買賣的東西基本都擺在支起的攤子上,大抵也有物件更昂貴些的緣故。

尤其是那些珠冠首飾,若是都擺在地上,人來人往地走過,想起地上步履與灰土,又是要戴在頭上的,豈不叫人心生膈應?

不過,這些昂貴的珠寶首飾是和元娘無緣了,她跟在王婆婆身後,倒是唆使王婆婆買了盒牙粉膏子,據說是用了草藥熬出來的,元娘只能隱約聞出薄荷的清涼香味,但攤主人說裡頭還有柳枝、桑枝等物,都有潔牙之效,比尋常青鹽好用多了。

“若是貴人們用的就複雜許多,往往還要添冰片、麝香等昂貴香料,但用後功效極佳,吐氣如蘭。”攤主人語氣不乏羨慕,他賣的到底都是便宜貨色。

雖然是元娘挑撥著說喜歡,但王婆婆用了許多年的青鹽,倒是懷念起牙粉膏子的好處,利落付錢買了。

之後,則是去給陳括蒼挑了點筆墨紙硯,這便沒有元孃的份了。

許是為了彌補,到挑床帳的時候,王婆婆只給陳括蒼挑了最便宜的素色帳子。元娘非但可以挑床帳,還挑了個在床榻和屋門中間的拱門掛著的簾子,後者可有可無,一般是大戶人家才有的規矩,能叫午後歇息得更好些,王婆婆顯見是在彌補元娘。

但她也沒直說,只道是犀郎的屋子小,本就不必掛這東西,沒得累贅。

元娘才不管這些,得了實惠才要緊。

所以她挑了一頂繡了滿枝秋桂的鵝黃色床帳,並柿色如意紋簾子。

這兩樣湊一塊可不便宜了。

之後又到各寺院尼姑們固定的攤子上買些絨花、絲帶等普通的妝點頭髮的飾品,在姑子這裡買,要比外頭便宜許多,就是手藝時有差異,得自己好好挑選。

陳元娘頭回被帶到尼姑們攤子附近的時候,可嚇了一跳,好生努力才沒叫自己失禮。

王婆婆卻泰然自若地挑選起來,還拿起彩色絲帶在元娘發上比劃,最後選了一條茜色絲帶尾綴珍珠的,還有一條藕色絲帶尾綴小鈴鐺的,並幾條尋常絲帶與絨花。

綴珍珠的呢,體面好看,適合見客的時候戴。

至於綴鈴鐺的絲帶更好說了,像今日這樣熱鬧的集市,還有立春、元旦那些節日的時候,只消往頭上一綁,也不起眼,但動靜在那呢,一走遠了王婆婆就能知道,正適宜元娘這樣好動的小潑皮。

王婆婆選好了便利索付錢,出家人不容易,已是較市面上便宜了許多,就沒必要掰扯了。

等到走遠以後,元娘禁不住好奇,攀上王婆婆的手問道:“阿奶,出家人不是應該在寺廟中唸經供佛嗎,為何也會出來擺攤?”

不都說出家人六根清淨,視錢財為糞土,萬萬不敢沾染的嗎?

但後一句話元娘沒敢問出來,畢竟是在相國寺,她人小,對寺廟總有些敬畏。

王婆婆早就看開了,自是不管這許多,瞪了元娘一眼,沒好氣道:“出家又不是就此成了神仙,不也得吃喝?”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