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的選拔制度,把一批中底層,才能出色的儒生們提拔上去。
儒派官員,對新政,自然是全力支援。
“破歲舉,立新制!...這是千年大變革。對大楚皇朝利處極大。弟子當奏疏,直言利弊!
弟子個人榮辱,無需太在意。”
董賢良眸中露出毅然光芒,拱手道。
孔寒友看著意志堅定的董賢良,微微頷首,讚許道:“那就全力以赴吧。為師幫你留著後路!”
“對了,恩師。小昏侯辦的《大楚邸報》,弟子仔細看過,發現這邸報妙不可言。
恩師,我們可要將小昏侯,拉入我儒派中來?得小昏侯,猶如得一員大將!攻破歲舉制,定然要容易許多。”
董賢良拱手,提議道。
“小昏侯這金陵大紈絝,出身昏侯府,他非儒生,也非門閥、非勳貴,就是一個前朝餘孽的血統。
非我同類,其心必異,誰知他心中最終想幹什麼?
此人的種種行為,造紙、、邸報,樣樣拿手,想法更是天馬行空,無從預測,難以預料。
小昏侯造紙,對文化大興,自然有大益處。為師對他此舉,也是頗為讚許。
但是,為師從未當他是儒派的同黨。
別說我們儒派、門閥勳貴派,不想要這血統不純的人。
就連皇帝對昏侯府也是早有戒心,把他打成上門贅婿,讓昏侯一門徹底無法翻身,實在是英明之舉。”
孔寒友搖頭,道:“你和小昏侯同殿歲舉,有些私下交情,這沒什麼。
你甚至可以利用他。
但切不可,將小昏侯視為同黨!他跟我們天下儒生,不是一路人。
黨同伐異,這是天理。
我儒派裡面,要是混進一個奸細來,那就很容易被內部攻破了。”
“是!”
董賢良愣了一下,心中無比糾結。
他是非常欣賞小昏侯,滿身橫溢,遮擋不住的才氣。
小昏侯的戰鬥力極強,把他排擠在儒派之外...唉,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萬一小昏侯攻擊儒派,他豈不後悔?
“你若覺得可以藉助他的力量,利用一下也無妨。...但心裡一定要繃著一根弦,小心提防!”
孔寒友安慰道。
他就擔心,自己這持重厚道的徒弟,肚子裡的花花腸子太少。被小昏侯給賣了,還幫人家數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