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楚例,由丞相府主持這場郡縣考核,全國郡縣大考每四年一次大考。
共考核七大項,一、戶口增額。二、農田糧食增額。三、稅賦增額。四、入學蒙童。五、賊寇清剿。六、官司命案。七。其餘朝廷特列考核。
這場考核的政績,能極大的決定郡縣官員的排位座次、升遷次序。
算算年份,恰好今年後半年就是四年大考的期限。通常大考是在年末,秋糧收割之後。
不過,這個時間是本丞相來定奪。放在上半年,春糧收割之後也行。
我決定端午之後,便開始舉行全國郡縣大考。
一個縣令官員沒有治理地方,拿得出手的政績,皇上卻將其強行提拔的話,朝野定然輿論惡劣。
這是諂媚之臣,才能不靠治理政績來提拔。
定然會遭到大楚無數郡守、縣令地方官員的反對,這個聲勢極為浩大,乃是人心所向。
咱們皇上的性子,他一向是喜歡順水推舟,而不是逆大勢而為。那個時候,恐怕皇上也不會輕易提拔小昏侯。
一旦這次考核的政績低劣,定然會影響到小昏侯的前程。下一次大考,那就是四年之後。
至於四年之後...呵呵,能誤他四年的前程,足夠影響巨大了。很多同期的官員,走在他的前面,足夠阻斷他的升遷。”
孔寒友淡淡道。
比如他的弟子董賢良和晁方正,實力都是非常強的。只要這一次郡縣大考,排名能在小昏侯的前面,拿出足夠的政績來。
最拔尖的一小撮才能升遷。
他就有辦法,可以讓他們兩人迅速升遷,足以把小昏侯的升遷之路卡住。
王肅微眯著眼睛,目光一亮。
好主意!
丞相府,全權負責郡縣大考。百郡千縣,上百名郡守和上千縣令的政績,都會掌握在丞相府的手裡。
而御史臺,當然是負責監察百官的政績,其中是否存在舞弊、弄虛作假、虛報的行為。
只要被御史臺盯上的官員,身上就沒有不出毛病的。
兩府聯手,把小昏侯給狠狠的打壓下去,豈不是輕而易舉!
至於小昏侯的縣令政績,呵呵,他一個整日待在金陵城的病假縣令,能有什麼政績可言。
上報若是敢弄虛作假,御史臺只要一嚴查,那便是一場大案,這個汙點足夠讓任何縣令不得升遷,老死在縣令任職上。
小昏侯自己昏庸紈絝,也無所謂了。敢在政績上弄虛作假,那便是觸犯國法。
縱然有皇上的聖眷,大楚皇朝的嚴明律法也不是吃素的。
這輩子,小昏侯就別做夢了想再升遷一步了。如何能威脅到朝廷兩大派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