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昏侯爵位,但官職低微,區區縣令,爵高而官位低微,沒有實權。
小昏侯因為是侯爵,可以列入早朝。但他就算在朝堂上獻言獻策,翻雲覆雨,手裡無權,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眾朝臣們明面上不反對,但是暗地裡使絆子,足夠小昏侯吃不了兜著走了。
朝堂上,只有門閥勳貴派,和新崛起的儒派官員。
這兩派實力雄厚,一個在朝廷上把持高官職位,一個在地方郡縣勢力極大,都是子弟門生遍佈。
他們根本不用將小昏侯這個縣令放在眼裡。
可是,科舉大考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朝廷一下錄用了二十名進士,都算在小昏侯名下的門生,幾乎清一色都是雜流派系弟子。
這二十名進士步入朝廷成為官員,便是一股新崛起的勢力。
有小昏侯的提攜,皇上的看重,他們遲早要平步青雲。
而且,科舉大考不斷的連年舉行,錄取的幾乎都是以小昏侯制定的科考全科標準來考。
這些錄取的進士們,當然心中更認同小昏侯。
小昏侯要是晉升位列九卿高官,便單獨掌管了一個部門,安插親信。振臂一呼,眾門生便是群起跟隨。
不出十年,在朝堂上便成為一股龐大的新勢力。
那個時候,不管是門閥勳貴派,還是儒派官員,都會遭到極大的擠壓。
大楚朝堂上官位就那麼多,別人佔了,自己派系的位置定然就少了。
現在小昏侯還是一名小小的縣令,尚未徹底崛起,正是壓制他的好時機。
“丞相大人,可有什麼想法?”
王肅疑惑道。
“若是我們直接出手打壓小昏侯,他有聖眷,又有太祖的聖旨護身,沒有足夠的把柄,也難傷到他。皇上生厭,定然是不妥。
不過,很快朝廷倒是有一件大事,可以利用一下。全力阻斷他的升遷。”
孔寒友淡淡道。
“何事?”
王肅問道。
“全國郡縣大考!”
孔寒友冷笑道。
皇帝可以直接提拔少數他喜歡的官員,委以重任。
但是,絕大部分官員皇帝根本記不住,更別說委以重任了。所以,他們的正常升遷途徑,就是丞相府主持的郡縣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