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月之間。
金陵城裡興建起了十餘座高等學院。
金陵書院、醫學院、軍武學院、縱橫學院、商學院、農學院、工學院...等等,各大行業幾乎在興辦學院,足以容納上萬名學子。
這些學院的背後,是丞相府、太尉府、大農令、太醫令,還有眾多的門閥、豪商,出錢資助辦學。
科舉全科制的施行,整個大楚幾乎一夜間學風大興。
所有人都知道,大楚以科舉考試選拔官吏。不論出身貴賤,是平民還是士子,只要能透過考試,就能當官吏。
就算當不上官吏,在學院也能學到一技之長的本事。
稍微有錢的富戶,自然都會讓自家子弟去學院裡求學,多學一點本事。
...
混在這眾多的學院之中。
一座極為低調,神秘,卻又背景雄厚的王侯學院,也開學了。
跟金陵城裡的其它大型學院比起來,王侯學院規模要小很多,就是收費貴的離譜,招的學生人數也少。
學生的身份,當然是不一般。
郡主李虞、狄兒、祖兒,自不必多說,她們三人倒不是為了學,純粹就是閒著無聊來湊數的。
正式的學員,太子項天歌、大農令楊褚之孫楊睢、大鴻臚劉騏之孫劉策、沈府沈小妹、縣主蕭筱...大約有六七十個名額,光是女子便足有二十餘人之多。
大楚皇朝對男女之防沒有後世那麼嚴重,貴族女子也會在私塾上學,這學院招收女弟子倒也不足為奇。
清一色的王侯、門閥、豪門,都擠破頭送少年少女子弟進來,但是每家最多隻有一個名額。
名副其實的王侯級學院。
...
王侯學院正式開學。
六七十名少年學子們濟濟一堂,坐在學堂內,苦著臉等待老師小昏侯前來。
他們很多人不想來啊!
小昏侯出的國試考卷,多難啊!
簡直是煉獄一般的難度,連進士都答不上來。他們這群學子的水平,連題目都看不懂,差的太遠了。
他們中間有不少都是紈絝子弟,平日只顧著玩耍。都是被家裡長輩給逼著來的,不來不行啊。
“唉~!日子難熬啊~!”
太子項天歌衰著一張臉,唉聲嘆氣。
他這東宮太子,日子難過啊!
白天送來這王侯學院上學,晚上回去東宮還要跟著太子少傅學儒書。
皇帝讓太子到王侯學院來讀書,東宮的眾位老師們都很不爽。可是,他們見識過國試考題,也深知水平差距太大,他們教儒學還行....其它學問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