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賢良被淳于純老神醫噴了一臉的口水,呆愕了半響,不驚反喜。
淳于老神醫說,要蓋一座岐黃廟,祭祀醫家先祖?再加上一座醫學院?
董賢良猛的一拍大腿,莫名狂喜。
對啊!
他怎麼沒有想到這麼一個好主意。
在金陵城裡,起蓋一座夫子廟,以祭祀孔子和儒家先賢等等。
祭祀先賢,這可是比蓋一座書院還重要的大事。
然後在夫子廟後面,再蓋一座金陵書院,連在一起。
尊孔和儒學,放在一起。
董賢良想到這裡,撒腿便朝丞相府疾奔而去,氣喘吁吁的找到他的恩師,主相孔寒友,說了這個主意。
孔寒友目露奇光,激動的拍掌大喜。
“好!”
“祭祀孔夫子,遵循先聖先賢之道,接受教化!”
“就在繁華的秦淮河一帶,金陵貢院附近,找一個最好的位置,興建夫子廟。”
“至於所需的錢財....先由我孔府墊付一部分。許諾天下儒生,捐助一百銀以上者,可直接入金陵書院求學!”
祭祀孔夫子,極大的提升孔子和先賢的地位,對孔氏一族也有極大的好處。
天下有錢的地主、豪門還是挺多的,只需要五百名儒生願意捐助這筆錢,就能夠收回這筆興建夫子廟的鉅額銀子。
“是,弟子這便去操辦!”
董賢良告辭,匆匆前去選址。
...
翌日。
《大楚邸報》刊登重磅廣告,為興建岐黃廟和醫學院,捐助千兩銀者,可在廟宇的柱子上刻上捐贈者的大名,享受香火薰陶。
而且,享受醫學院優先問診。
還能在醫學院,教室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
“沈府,沈大富、沈萬寶捐贈一千兩白銀。”
“平王府,丹陽郡主李虞,攜夫婿小昏侯,捐贈一千兩白銀。”
“...”
這個募捐的法子,太新鮮了。
頓時吸引了金陵城裡不少的大豪,紛紛捐贈。
金陵城乃是天下門閥、強豪、商賈、鉅富之地,有錢人當然多的數之不盡。只是,想要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掏這筆銀子,當然要給他們足夠的好處。
在廟宇內柱子上銘刻大名,千古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