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鑾殿內,再次安靜下來。
項燕然在寶座上,翻看了北疆的諸多奏章。
有些心煩意亂。
這大楚雖有“盛世”之相,但是隱患也是極多,千頭萬緒,從何處開始解決呢?
今年的歲舉。
他便不滿意。
年年歲舉,皆是金陵十大門閥的子弟佔了小半,官宦子弟佔了小半。可是看看這些門閥士子的才能,都是平平之輩,勉強守成,無一驚豔之才。
反而是董賢良、主父焰、晁方正這幾個“優等”平民儒生,有些不錯的頭腦和主張。
至於“優甲”小昏侯楚天秀,他也不是金陵門閥,歷代昏侯從來不混官場....但前朝楚氏雖衰,底蘊猶在啊。
當務之急,是得天下才,為己用。
可是歲舉,年年撒網,卻撈不著幾條可堪一用的大魚。濫竽充數的反而極多。
項燕然忽然想起來,董賢良寫的策問答卷《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策》。
他看了很多遍。
早已經默記於心。
項燕然沉思許久,這董賢良還是挺有幾分才能。
此等人才,若是能多出一些,何愁大楚不興。
“春節元宵之後,百官上朝,當推行新政!讓群臣上策,投石問路。”
他心中暗想著。
“皇上!”
蔡和大太監看皇帝一直在沉思,也不知還要多久,小心翼翼道:“今兒除夕...太后,崔皇后,楊貴妃,眾嬪妃們,正在後宮等您吃年夜飯呢...太后那邊催了好幾回了!”
“哦!”
項燕然驚醒過來,站起身來。
出了金鑾殿。
卻聽,金陵皇城內外,到處是“噼裡啪啦”的爆竹響。皇宮裡也能聽到外面的熱鬧。
過了守歲。
到了新年了。
“已亥年,過去了!”
項燕然站在金鑾殿大門外,望著遠方的天色,淡淡憂色道:“庚子年,多災多難...願天佑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