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一共九位姑娘,大姑娘三姑娘是大夫人古氏所出,二姑娘和五姑娘則是二房的王氏所出,六姑娘和九姑娘是二房的妾室所出,四姑娘和七姑娘是三房的章氏所出,八姑娘則是三房的妾室所出。
顧思言聽了之後心裡就有了盤算,他這兒一共有十二對絹花,每個姑娘一對的話還能多出三對來。因為他們顧家與大房有婚約,所以他還能多送大房的兩個姑娘一對。
顧思言想了想,將一對從前有過的款式取了出來交給楊二苗暫管,然後又將款式最複雜的兩對取出來用其他的錦盒裝著。管家默默地看了一眼他的動作,心想這人也是有備而來,居然還提前準備了幾個盒子。
可既然準備得這樣充分,只怕他的目的也不簡單啊!
管家頓時就後悔了,覺得自己剛才不應該多嘴的。就算是新鮮花樣的絹花又如何?他們徐家難道還能買不起嗎?
算了算了,反正他們老爺夫人都是在生意場上馳騁多年的,難道還能看不透一個年輕的心思嗎?就算這個年輕人真的心懷不軌,他們家老爺肯定也能一眼看了透,不會真的讓這人佔到便宜的。
顧思言被領進堂屋後,一眼就看見了古氏手裡的扇子,不由露出一絲笑意來。看來雪娘說的沒錯,就算天還未熱用不著扇子,但是外出的姑娘或者夫人總有幾個喜歡帶上一把的。看這徐夫人的樣子,的確是準備出門的,是他來的不巧了。
“徐世伯,許久不見,今日晚輩前來拜訪,似乎來得不巧?”顧思言分別朝上座的徐正和古氏各作一揖。
徐正笑道:“應該是來得正巧,今日我與夫人正好閒著,你來的正是時候。賢侄快坐,喜鵲,上茶。”
“我看伯父伯母的樣子,是要出去吧?”顧思言不好意思道。
徐正笑道:“這也沒什麼,反正春日還長,改日再去踏青也是一樣的。你近來身體可好?我看你如今的起色,可比之前要好多了。”
顧思言笑著點了點頭:“原本命懸一線,多虧雪娘找來了回春堂的張大夫幫我調理,如今已經大好了,不過張大夫說還要調養大半年才行。”
“回春堂的張大夫?”古氏挑了挑眉,“我記得那張大夫可不太好請,出診的金額也不低。”
顧思言點頭:“多虧雪娘與他有舊,這才讓我佔了便宜。”
徐正聽他第二次提起雪娘,不由問了一句:“這雪娘是何人?”
“哦,讓世伯見笑了,雪娘是我剛過門的妻子,姓江,閨名雪荷。”顧思言不好意思道。
“你成婚了?”徐正愣了一下,“怎麼沒通知人跟我說一聲?”
這些年他們徐家與顧家雖然沒怎麼來往,但逢年過節的他都有讓管家準備禮物送過去,可他們顧家不回禮就算了,結婚這麼大的事情居然也不告訴自己?
顧思言低頭道:“我當時病得厲害,大夫說我活不過兩天了,喬氏便在隔壁村找了個剛守熱孝的姑娘給我沖喜。”
“剛守熱孝?”古氏有些無語,心想哪有人沖喜會找個守熱孝的?這是沖喜還是煞上加煞呀?她就說這些妾室沒一個好東西,從前柏氏還在世的時候他們兩家相處得還挺愉快,後來那喬氏一點都不會辦事,盡惹人討厭。
顧思言無奈道:“雪娘快十六了,原本也到了該說親的日子,忽然間父母雙亡,她奶奶說是怕她三年後找不到好婆家,就送到我們家給我沖喜來了。”
古氏越聽越覺得奇怪,心想這是真關心孫女呢還是不關心孫女呢?鄉下姑娘要等十九歲了再嫁確實不好找人家,何況是個父母雙亡的。可若是真的心疼孫女,又怎麼會把孫女送去沖喜?
徐正也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他還從未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顧思言無奈道:“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不過也幸好雪娘過來了,否則我今日大概也沒辦法坐在這兒拜訪世伯了。”
徐正只好道:“你過得好我也就放心了。”
“自從雪娘過門之後,晚輩這日子倒是越過越好了。”顧思言說著讓楊二苗將東西都擺到他手邊的茶几上,“對了,這些禮品都是雪孃親自為伯父伯母準備的。區區薄禮不成敬意,還望伯父伯母不要嫌棄。”
“這自然不會,心意到了就成。”徐正聽了顧思言方才說的話就覺得顧思言小夫妻倆一定被喬氏治得死死的,怕是拿不出什麼像樣的禮物來了。
不過這也沒關係,他們徐家也不缺那點東西。
“雪娘說如今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日子,夫人小姐們出門或許用得到扇子,就讓三妹給伯母繡了一把團扇。”顧思言先是將那團扇拿了出來,“這上頭的刺繡都是三妹親手繡的,學藝不精,讓伯母見笑了。”
“這也叫學藝不精的話,可叫我們家的幾個姑娘怎麼活?”古氏看到那把扇子的時候眼睛就直了,接過扇子的時候更是愛不釋手,“這樣精緻的秀活兒我已經很久沒見過了,看來你那個妹妹還真將你孃的手藝學了個十成十。她今年才十三吧?再過個幾年,說不定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說到這裡,古氏不由對顧思嫻生出了幾分滿意。
她原本是考慮過要退婚的,倒不是嫌貧愛富,他們徐家在縣裡的地位十分穩固,在府城裡也說得上話,選兒媳婦的時候並不需要考慮孃家幫襯的問題。她只是覺得柏氏去得早,東院那兄妹三個基本都落在喬氏手裡拿捏著。那喬氏女奴出身,雖然識字但是不懂規矩,做事也太小家子氣,正室的孩子落在她手裡能得什麼好?
她可以有個毫無背景的兒媳婦,但是不能有個沒眼界還小家子氣的兒媳婦啊!她兒子肯定也不會喜歡那樣的。
不過這一手繡活倒是讓古氏改觀不少,心想顧思嫻要是真隨了柏氏的性子,那就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兒媳了。但只憑繡活也說明不了什麼,她還得找個機會再看看人才行。
“對了,這些絹花也是三妹所做,總共有十一對,說是送給徐家幾個姑娘的。我見這兩對做得最好,便挑出來送給大姑娘和三姑娘,剩下還有九對,府上九位姑娘便一人一對。”顧思言又道。
“你倒是個做事細心的,之前便打聽清楚了?”古氏看了顧思言一眼,伸手拿起那個裝了九對絹花的盒子遞給身旁的丫鬟,“既然如此,那就先送到青蘅院去讓幾個姑娘自己挑吧。”
青蘅院是徐家幾個姑娘的住處的,那兒還有一個簡單的女學,九個姑娘平時都在一塊兒授課,因此直接送到那兒去是最省事的。至於這造型最別緻也最複雜的兩對則另外收好,到時候她親自給女兒就是了。
古氏雖然覺得顧思言心眼不少,但也覺得他做得很對。徐家二房三房都是庶出,徐正愛惜兄弟至今沒與其分家也就罷了,但他們兩房到底幾斤幾兩,彼此心裡都要有數不是?她膝下兩個嫡出的閨女,本來就該得到這府中最好的東西。
顧思言見那些絹花都被拿走了,又將江雪荷準備的點心和花釀都拿了出來:“這些糕點都是雪娘特意準備的,也都是雪孃親手做的,還望伯父伯母不要嫌棄。”
徐正當然說不會嫌棄,古氏卻是打定好主意要挑剔的。顧思嫻的繡活她是挑不出毛病,但聽顧思言所言,那江雪荷不過是個鄉下姑娘,能做出什麼好東西來?再好能比得上縣裡最好的幾家點心鋪子嗎?
可等顧思言開啟一看,古氏又愣住了:“這不是前段時間新出的桃花糕嗎?是你媳婦親手做的?另一個又是什麼?”
顧思言笑道:“的確都是雪孃親手做的。岳父岳母從前是做花草生意的,雪娘受了影響平時就喜歡鼓搗花草,又不知道哪兒學來的桃花糕,前陣子在縣裡賣得還不錯。不過三叔家的桃花有限,如今能做的不多了,雪娘怕不夠做禮,又特意研製出了梨花糕,伯母可以嚐嚐。”
“原來之前那些桃花糕就是你們家賣的?”古氏驚訝極了,她自從認識顧家以後,就一直看見他們家在落魄,沒想到還能折騰出這麼大的動靜來。
顧思言點了點頭:“對了,這壇是桃花釀,之前也賣過的,這一罈是新的梨花釀,還不曾面市。雪娘說伯父伯母最有眼力,想請你們先嚐嘗,若是二位也覺得可以,她便可以放心拿出去賣了。”
古氏聽他一口一個雪娘,只覺得十分有趣,笑道:“我聽你句句都不離你媳婦,那這回出門怎麼不把你媳婦一塊兒帶來給我們瞧瞧?”
顧思言無奈道:“我也不是沒有提過,只是雪娘覺得自己是戴孝之身,不便上門做客,因此只陪我一起出來,如今正在迎客來裡頭等我。”
“你這媳婦也太小心了些,我們兩家都來往這麼多年了,我難道還會忌諱這個?”古氏轉頭對身邊的丫鬟道,“你快找個人去迎客來,將顧夫人請來。顧賢侄身邊那位,也跟著一起去吧,免得找錯了人。”
顧思言轉頭示意,楊二苗便跟著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