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蘭將昨日採摘的野葡,萄挑揀乾淨,洗淨,晾曬在太陽下蒸發水分。趙氏在一旁幫忙,忍不住問:“蘭蘭,你要這麼多鄉親們上山摘野葡。萄,回來可怎麼晾曬啊?這院子就這麼大地方。”
“娘,這有什麼難的,咱院子晾不下,還有你家,張大娘家,再說如今太陽正盛,沒幾天就晾曬好了。”
趙氏點點頭,忍不住好奇:“丫頭,你告訴娘,你到底打算做什麼呢?”
張大娘也在一旁幫忙,聽趙氏總是問東問西,當即咯咯的笑了:“大妹子,杜蘭準是做什麼好吃的呢。”
杜蘭端著洗刷乾淨的篦子,將洗好的野葡,萄晾在上面,均勻攤薄,笑道:“實話告訴你們吧,馬上中秋節了,我準備做一些甜餅給你們吃,其餘的就拿去賣。”
“甜餅?”趙氏和張大娘異口同聲。
“嗯,怎麼?”瞧她們奇怪的模樣,杜蘭疑惑地點著頭,就怕這裡人不吃月餅,所以她令起了一個聽起來很普通的名字。
趙氏笑著道:“你說的是團圓餅吧?這團圓餅是祭拜月神的,通常都是用油酥和糖和麵,你怎麼用野葡,萄了?”
張大娘在一旁附和,“肯定為了更加好吃,杜蘭到時候我幫你一起做。”
“好,咱們大家一起忙。”杜蘭笑道。
午後,太陽西斜,村民們陸續揹著香果和龍葵來到杜蘭家,杜二和杜老大幫著一起過稱,杜良幫忙記賬,杜蘭親自發工錢,而張大娘和趙氏則負責驗收摘的是否乾淨。
一時間,杜蘭家熱火朝天,院牆那邊,徐翠娥心裡如同針扎一般,她最見不得杜蘭好過。
一連幾天,村民們都在山上摘龍葵,香果,連著附近村民都聽說了,紛紛摘了打聽杜蘭家去賣,不出幾日,那片山頭幾乎被村民們摘光了。
稱了重量,收穫了足足幾百斤,曬乾後也有一百多斤。
杜蘭先前找木匠刻了幾款月餅模具,模具裡雕刻了精美圖案已經寓意吉祥的文字,杜二,杜良在院子裡壘砌了烤爐,一切準備就緒,她帶領著趙氏,張大娘,杜蜜,杜大娘一起忙活,就連杜老太一把年紀都過來幫忙包餡。
看著忙碌的杜蘭,趙氏倍感欣慰,感覺杜蘭什麼都會,還會做生意,更重要的這份肯吃苦的精神難能可貴。
一直忙碌到午時,第一爐月餅出爐了,滿院子飄著香甜的氣息,大家看著黃橙橙的團圓餅滿臉喜色。
杜蘭先嚐了一口,味道鮮美,她欣喜地分給大傢伙品嚐,大家吃的那叫一個津津有味。
張大娘嚐到嘴裡,開懷地誇:“還真是,咱們做的團圓餅還不及杜蘭做的一半好吃,這簡直是比皇宮的糕點還美味。”
一句玩笑,卻讓趙氏心裡不由地一緊,臉色也變得蒼白起來。
杜蘭看後一陣心疼,“娘,您先歇一歇吧,千萬別累壞了。瞧你臉色都發白了。”
天色本來就熱,加上院子裡有一口大火爐,她真擔心趙氏中暑呢。
趙氏緩了緩臉色,扯嘴笑了一下:“我這哪是累的,根本就是你送給我的滋補品給養白嫩了。”
“真的?”杜蘭有些不信,不過那些珍貴補品確有滋養的效果,以前趙氏面黃肌瘦,她細細打量趙氏,果真見趙氏較以前圓潤了一些,臉色也不像之前那般蠟黃。
趙氏察覺杜蘭打量的目光,更是捏了捏自己的臉,“瞧,娘都是沾你的福。”
“這就好。”杜蘭滿意的笑了笑,心裡更加感激徐鶴寧,這些補品都是他送來的呢。
“好了,快忙吧。”趙氏說著,刻意背過杜蘭,忙手裡的活。
張大娘湊上前好奇的問趙氏吃了什麼好東西,兩人很快聊到一起去,趙氏也忘了剛才的緊張。
約莫半個多時辰,又一爐月餅出爐,這一次杜蘭將五十個團圓餅分成了雙份,分別裝在籃子裡。
遞給杜大娘一份,“大娘,這些你拿回家,等中秋節的時候就省得自己做了。”
杜大娘笑眯眯地收下,將籃子放在一旁,“我哪能要你這麼多團圓餅,等會回家時我再給你留下一些,你還賣錢呢。”
“大娘,這不多,你要拿出來,我可就生氣了。”杜蘭佯裝生氣地撅起嘴。
“好!”
趙氏,張大娘在一旁附和,讓杜大娘收下,杜蘭又將另外一籃子遞給張大娘,張大娘先是拒絕,後來躲不過杜蘭熱情,滿臉帶笑的收下。
忙活了一陣子,又出了一爐後,杜蘭才讓大家停下休息,顧老爺子也不閒著,給大家倒了茶水。
杜二負責看火,如此他也能歇息一下,杜老大招呼他去涼快的地方歇著,順便又給他遞來一碗水。
“你這丫頭真能幹,二弟,你是個有福氣的人啊。”杜老大也喝了一口水,笑眯眯的打趣道。
杜二如今也看開了,興許杜蘭來到他家,就是給他送福的,他自豪地脖子一仰:“我這丫頭絕不是一般人,你們等著瞧吧。”
“哪用等著瞧,如今都瞧見她不一般了。”杜大娘也插嘴進來,“咱們村誰家有杜蘭這般紅紅火火,過不了多久她就大富大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