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繼續。
這次蘇啟的對手變成了一個大宗弟子,而且是一位佛修,出自西漠排名前五的佛宗凌雲寺,說起來這家寺廟是極為有趣的,凌雲寺修建在西漠第二高峰之上,山門下有一座金光閃閃的高大佛像,這也是西漠唯一一座超過二十丈高的金質佛像,據說是當年西漠最有錢的大商人捐建的,為此他耗盡了所有家財,稱得上極為虔誠,不過很諷刺的是,他晚年窮困潦倒,最終餓死在距離凌雲寺不遠處的一個小綠洲裡。
他當年為何不惜散盡家財也要捐建這尊佛像已經成了一個謎,不過這座佛像倒是長盛不衰,每年吸引了大批的遊人和朝聖者,讓凌雲寺的香火旺盛到了極點。
所以不管凌雲寺強不強,到底能在西漠佛寺中排第幾,有一件事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凌雲寺肯定是所有西漠佛寺中最有錢的那個。
這一點從蘇啟對面這位佛修身上就能看出來。
他穿著最上等的袈裟,用料、裁剪、樣式無一不是絕巔,衣衫的下襬上烙印著強大的靈紋,手裡握著一根大錫杖,頂端竟然鑲嵌了九粒球形靈玉,散發著強大的威壓,很顯然,每一粒靈玉都是由頂尖煉器師精心打造,九粒成一,組成了一件昂貴的法器。
這等做派當然為西漠很多僧人所不喜,但凌雲寺向來我行我素,靠著強大的財力,寺中弟子大多有很好的法器和修行資源,這也讓凌雲寺有底氣與其它寺廟叫板,再加上凌雲寺地處西漠東南,很靠近南嶺,與不覺寺這些老牌大寺離得較遠,所以也向來是地方一霸,很少有人能真正撼動不覺寺的地位。
所以凌雲寺僧人很出名,也極好辨認。
“施主,請。”這僧人雖然穿得闊氣,但也很有禮貌,微微俯身說道。
蘇啟挑挑眉頭,倒也沒有客氣,抬手就是一劍,劍氣化作青龍,剎那奔出。
凌雲寺的僧人微微抬起佛杖,在空中一點一敲,佛光就在天穹中盪漾開來,迅速化成一道光幕,青龍俯身一叼,龍口咬住光幕,用力一扯。
吱吱嘎嘎的聲音極為刺耳,僧人再次一敲,萬千佛光凝聚,匯成一隻拳頭,從天穹砸下,硬生生地砸在青龍背上,將劍氣打散。
純粹是以力破巧。
到了這時,蘇啟已經看出了那根錫杖的底細,上面的九粒靈玉果然不是尋常之物,應是常年在佛光中浸潤的寶玉,本身就凝聚沉澱了極強的佛力,這才能讓這僧人如此得心應手地調動佛力。
這錫杖根本就相當於一個同境的佛修。
蘇啟漸漸理解了傳聞中最有錢的佛修是什麼意思。
“輪到小僧了。”僧人嘴角勾起一抹笑容,他將錫杖置於面前,雙手一上一下地握住,高高抬起,又猛然朝著蘇啟敲落,強大的佛光從錫杖的頂部散開,九粒靈玉忽然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大皈依!”
隆隆佛音籠罩擂臺,蘇啟如同置身於傳說中的大雷音寺下,頭頂有萬千沉重的佛光垂落,每一束都在剝奪蘇啟的靈氣,佛音繞耳不絕,有人在唸誦佛經,有人在吟唱歌謠,有人在嘆息世人,似是在陳述蘇啟犯下的罪惡,又似是在勸說蘇啟皈依。
劍心動搖。
蘇啟的身體上不時湧起劍意,又迅速被佛光吞沒,兩者似乎陷入了僵持,彼此以蘇啟的身體為戰場,爭奪著掌控權,而蘇啟的識海里,也有佛力在吞噬他的神智。
這便是佛家的無上秘術,大皈依,能用出來的僧人無不是對佛道極為虔誠的主兒,正是靠著堅定不移的意志和佛心,他們才有能力借佛力之手歸化他人。
但這一招也向來犯道修的忌諱,每一個用出大皈依的佛修在道門那裡都是上了記號的,若是有不留口舌的機會,任何一個道門都會毫不猶豫地對這種佛修下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