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飛來的?
蘇啟瞥了一眼紅筠手中不斷拋扔的石片,很難相信這個本應在禁路深處蒙塵的東西會自己主動飛到界路上來,而且還會落入一個秘地之中,更好巧不巧地被他發現。
“凡人的巧合或許真的只是巧合,而修行者的巧合往往是有人故意為之,小心些吧,說不定有人在算計你。”
紅筠隨口說著,她鼻翼一顫一顫,似乎在輕嗅著某種味道。
“我在北域也沒得罪什麼人啊?”蘇啟頭疼不已,好像惦記他的人已經不少了,而且裡面不乏帝境的大人物,譬如說他那位名義上的祖師爺,“對了,你這句話是誰說的?”
“雲帝,等下,這秘地裡有種古怪的味道,還有大量的血腥氣,”紅筠突然皺起眉頭,很是不爽地說道,“我的實力弱了好多,竟然現在才聞到這股香甜的味道。”
蘇啟已經知道了蝶女很愛鮮血這件事,所以很睿智地沒有繼續問下去,不過他還是回答了紅筠的問題,“你聞到的可能是黑獸的氣味,它們正在這個秘地中狩獵,我們也最好離開。”
“黑獸......”紅筠臉蛋一抽,輕輕啐了一口,“噁心的東西。”
“噁心?”蘇啟一怔,“我還以為黑獸和葬世之蝶有關呢,對了,你知道它們真正的來歷嗎?界路上對此有很多說法。”
紅筠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不過葬世之蝶或許知道,我唯一確定的事,就是黑獸的歷史很古老,在洪荒古族探索黑暗時,黑獸就已經存在了,不過據我所知,黑獸攻擊界路最早是在二十五萬年前,你們人族也有古帝曾和他們短暫交手。”
就在談話間,黃鯉秘地西方躁動起來,大地也有輕微的震顫,蘇啟臉色一變,拉著蝶女直衝山頂,那道銀色的空間裂縫散發著淡淡的光芒,蘇啟沒有任何猶豫,徑直穿了過去。
界路還未被黑暗徹底侵蝕,但比起蘇啟來時已經黯淡了許多,黑暗道痕的力量正在從北域深處蔓延而來,腥臭的味道讓蘇啟狠狠打了個噴嚏,他揉了揉鼻子,很快就辨清了方向,迅速向餘火城疾馳而去。
這條界路已經與來時大不一樣,地面上濺滿了鮮血和斷掉的兵刃,也有不少黑獸的屍體,這讓蘇啟的心迅速沉了下去。
很顯然,有些修士從黃鯉秘地中成功逃走,但也有部分黑獸追了出來,他們一個逃,一個追,在長達數里的範圍內,都有鮮血和戰鬥的痕跡,蘇啟也抽出了八荒劍,在他的前方,或許還有負責追擊的黑獸。
黑獸的屍體越來越多,以三眼蛇狼為主,只有少數尖尾虎。
唯一的好訊息或許是這一路上並沒有修士的屍體。
當然,也可能是逃走的修士帶走了戰死同伴的屍體。
不過蘇啟對散修很瞭解,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在這裡廝殺,可不是為了所謂的大義,而是為了實實在在的金錢,這一路上的黑獸屍體加起來少說也有幾十界幣,對任何一個散修來說,這都是一筆不菲的財產,若是有帶走同伴屍體的功夫,他們肯定也會將黑獸的屍體一齊帶走。
所以更有可能的是,這些修士沒有死人,但迫於壓力,也不敢停留下片刻去收集屍體。
前方很有可能還有著大批黑獸。520
蘇啟雖然小心提防著,但他速度很快,沒多久就回到了那岔路口,但只是遠遠一眼,他就驚駭不已。
岔路口處懸在一尊鼎,鼎下鎮壓著數不清的黑獸,足有近千隻,幾乎都是三眼蛇狼,那尊鼎似乎在抽取著黑獸的力量,那些三眼蛇狼一隻只地失去生機,化成枯骨,而有一道道的黑色光華從體內飛落在大鼎之中。
鼎後的界路上,坐著一個白衣男子,他身體挺得筆直,雙手中攤放著一個卷軸,眼睛熠熠生輝,正一眨不眨地盯著蘇啟。
紅筠早已回到了他的身體之中。
蘇啟減慢速度,心驚地看了一眼那散發著可怕氣息的大鼎,此時的蘇啟已經看出來了,這白衣男子是位半帝。
而他的身份,毋庸置疑。
“見過餘火城主。”蘇啟很禮貌地行禮,那白衣男子雖然面色平靜,但卻有著如山嶽般可怕的氣息。
諸聖閣半帝,餘火城城主,這白衣男子向來是個低調之人,極少現身在界路之上,以至於世人都不知曉他真正的名字,只知道他以餘火為號,在上千年的時間裡一直默默地坐鎮在這座古老的城池。
餘火城主微微點了點頭,他是認識蘇啟的,也很清楚蘇啟走進過長生殿的駐地,雖然他還不知曉蘇啟的真實身份,但拿著長生令的人,必然不是諸聖閣弟子,看他的樣貌,很有可能是蠻族的子弟。
諸聖閣和蠻族的關係一般,不過在這種大難將至的時節,餘火城主倒是不介意和蠻族加深一下感情,而且據說蠻族的大軍也已經開拔,過幾日就會加入到前線中來。
“回城吧,此地有我坐鎮。”
“黃鯉秘地.......”
蘇啟剛剛開口,餘火城主就打斷了他的話,“我已知道秘地淪陷,不過黑獸想要發動總攻至少還要兩日,你且去城裡休息準備吧。”
蘇啟點點頭,默默向餘火城奔去,他長長舒了一口氣,有些放鬆下來,畢竟有一位半帝坐鎮,餘火城想必會安然無恙。
“可別想的太美好,”紅筠打破了蘇啟的幻想,“黑獸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它們有法子束縛半帝。”
蘇啟一驚,頓時醒悟過來,在長生殿的記載裡,半帝境的黑獸是五萬年前才出現的,不過在更早的黑暗之風中,黑獸也給界路帶來了相當大的傷亡,那時的界路半帝們看上去也沒能做到太多的事。
蘇啟苦笑起來,一場大戰終究將要爆發啊。
餘火城已經出現在蘇啟的面前,輝煌的燈火從城門洞裡投射出來,遠遠地就能看到,城門外多了不少負責警戒的諸聖閣弟子,而城門裡也有很多散修在來來往往,他們聚集在主道的正中,似乎在圍著什麼議論。
蘇啟入了城後才發現,那是一張懸賞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