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裝置的使用條件相當有侷限性,且難以測量模型受力。
來到邊區以後,他利用手頭的資源造出了一個低速風洞。
與那些軍事強國的風洞相比,邊區的肯定是簡陋很多。畢竟連個回流迴路都沒有,很難測出各種翼型、流線型機身和飛機部件的壓力分佈。
但這已經是手頭上最好的結果了,對飛機設計多多少少有些幫助。
就這兩件事已經花了一小半經費,作為局長黃河現在恨不得把自己褲子當了換錢。
“好,情況我知道了。不過你們得給我點兒時間,這事一有頭緒我會第一時間聯絡二科的。”
“教練機的工作先放一放,現在全力設計出一款滑翔機吧。”
“好!”
等辦公室只剩自己後,黃河集中精神開啟了腦中的喚醒勇虎系統。
上一條決策「邊區飛機制造局」在一週前已經成功解鎖了,帶著資料來的研究員級高階工程師實力驚人,短短一週就攻克了多個難題。
設計三種教練機時,他們也出了很大的力。
接下來只要二科具備生產關鍵零部件的能力,自主研發且生產初、中、高三級教練機的任務就可以圓滿完成。
提到零部件,黃河立馬把視線放到了新的決策上。
「國產戰鬥機製造:隨著我國工人已經熟知如何開展基礎的維修工作,我方現在可以進一步開始製造現代戰鬥機所需的所有零部件。
效果:60天后,系統內軍工廠允許生產霍克颶風戰鬥機,並且獲得該戰鬥機的全套生產線和設計圖紙。
180天后,獲得帶英皇家空軍所有戰鬥機和近距離支援機的解鎖許可權。
提示:戰鬥機包含重型戰鬥機,但不包含格羅斯特流星和德哈維蘭吸血鬼。
如想解鎖噴氣式戰鬥機,還需解鎖其餘前置科研專案和決策。
啟用製造商:航空工業成飛。
效果:系統內軍工廠的飛機生產速度:+15%,戰鬥機機動:+5%;對空攻擊:+10%,重型戰鬥機可靠性:+20%,戰術轟炸機可靠性:+20%」
說實話,新決策的收穫還挺讓人意外的。
首先就是系統內軍工廠可以生產新的戰鬥機了,系統先後給了一定數量的鬥士和噴火,黃河還以為新決策會給幾百架颶風呢。
沒想到這次居然特別大方,直接給了生產許可權。
雖然短時間內實力增長不明顯,但四個系統內軍工廠一天的產能就可以生產一架颶風。
黃河手中可是有足足十七個,再加上決策帶來的生產加成,也就是說每天有六架的產量。
這個數字以後會越來越多,從長期的角度來看肯定是生產許可權更划算。
別看各種資料上說,皇家空軍的颶風被鬼子暴打,這個資料也要考慮飛行員的原因。
當時鬼子不管是陸航還是海航,都在肆無忌憚地用民國軍人和百姓的血刷來實戰訓練,說是各個經驗豐富都不過分。
對於二戰戰鬥機飛行員來說,有沒有一點經驗差別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