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臨離開後沒過多久,單文保便滿頭大汗夾著一公文包,火急火燎地闖進了局長辦公室。
這位老哥性情如火,他進門直接一屁股坐到了黃河對面。二話沒說端起桌子上的茶杯一口氣灌了個乾淨,緊接著就開始從包裡掏檔案。
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三張教練機的結構剖面圖,僅僅是粗略地打量一眼就能深深被工學設計的美感所震撼。
畫圖者的手法技術十分高超,精美的圖紙看起來就像是列印出來似的。
三架飛機的每一處關鍵部位都有文字標示,甚至還細心地備註了用什麼樣的材料,可以達到怎麼樣的效果。
半個多小時後,黃河將全部的檔案大致地翻看了一遍。
雖然很滿意二科提交的成果,但此時他的心情卻是喜憂參半,現在黃某人終於可以跟旅長和局長感同身受了。
喜的原因自然是局裡有數位天賦異稟的同志,他們可以獨立自主地研發新武器,完全不需要上級費心。
憂的原因也很簡單,新式飛機的研發實在是太燒錢了。哪怕是技術難度相對低一些的教練機。
單文保拎著這麼一大堆資料來辦公室,很顯然就是來申請研究經費的。
事實正如黃河所想,等自家局長放下資料後,對方直接開口說道:
“局裡交代的任務我們已經完成了,設計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你剛剛看到的版本已經透過了二科全體研究員的驗證。”
“現在就差三臺活塞式發動機了,這事兒可得幫我們科室早點落實。”
“十幾號老爺們都盼著可以早點開工呢,要不你試著聯絡一下北邊,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能搞到三臺?”
說道這裡,單文保頓了頓,他的臉上居然罕見地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
“還有風洞的事兒,二科很需要那玩意,要不局裡再給我們批上一筆經費吧!”
黃河閉眼捏了捏自己的鼻樑骨,連珠炮一樣的需求讓他很是頭疼。
邊區的確是會按期批給武器實驗研究局一些硬通貨,但錢總是不夠用。
螺旋槳飛機,結構極其簡單。
理論上來說,把一個活塞發動機塞進飛機殼裡,再加上一些簡單儀表就算完工。
而且飛機發動機跟汽車發動機本質區別並不大,現在這個時代前者是多缸圓周排列,後者大多是一字排開。
可以說只要汽車引擎能造好,那麼飛機發動機也一定不會差勁。
造引擎這事兒對於別的國家來說不是難事,因為人家本身就有民用汽車公司,在這方面可謂是有頗有心得。
一旦戰爭開始後,民工拿出設計方案,只要接到武器訂單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軍工。
對於不瞭解的人來說,他們永遠想不到市面上的公司在二戰期間到底生產過什麼東西。
就像是帶英有勞斯萊斯,三德子的寶馬、賓士,醜國的通用和福特,人家的空軍發展離不開民企的技術積累與沉澱。
但邊區啥都沒有,現在的能力也就是造一造腳踏車了,解放牌還得等到15年以後。
在這兒要靠民工給軍工的發展打基礎,基本上是想都別想。
風洞的事也需要儘快解決,在晉東南根據地的那段時間,單文保曾經利用重力效應將飛機模型固定在繩索滑車上向下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