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面對敵人釋放的煙霧,絕大多數坦克連都會選擇繞過去,三連指揮車的駕駛員也是抱著類似的打算。
等了好幾秒,自家車長還是沒有下達新命令,也沒有在全連通訊頻道內做出部署,車內的另外三名成員頓時有些著急。
似乎是從戰友們粗重的呼吸聲中感受到了大家的壓力,車長面露微笑,胸有成竹地說道:
“別急,讓子彈再飛一會。”
話音剛落,原本被煙霧所籠罩的戰場突然騰起了一顆顆大火球。
劇烈的爆炸不僅僅衝散了日軍的煙霧彈,順帶還幹掉了不少企圖混水摸魚的鬼子坦克、裝甲車和隨行步兵。
為了保護裝甲相對薄弱的側翼,炮兵們還持續炮擊了敵陣型中的高風險區域。
“轟!轟!轟!”
直接衝煙太莽?
繞過煙幕又太麻煩?
原地停車更是等死?
既然很難辦,那就別辦了。
費什麼腦子啊,直接掀桌子才是最優勢火力的打法。
一眼看破戰車第二師團的戰術後,裝甲一營的田營長毫不猶豫地呼叫了炮火支援。
什麼年代了,誰還跟鬼子拼刺刀啊。
僅僅只過去了半分鐘,早就做好戰鬥準備的師屬炮兵團便開始傾瀉炮火。
31門M1936B 105毫米榴彈炮全力輸出,幾輪齊射就幫t34中坦連解決了致命選擇題,解題效率甚至還遠超裝甲部隊的預期。
或許是擔心炮兵的支援有延遲,不能在第一時間及時為前線提供重火力,許師長還專門調來了一個105毫米自行火炮連。
這也就是現在的裝甲一師沒有更合適的底盤,否則前來支援的SPG,就是類似於野蜂或者M40的大管子。
眼瞅著前進的障礙被兄弟部隊一掃而空,三連指揮車的車長先是跟同波次友軍達成一致,緊接著在全連通訊頻道內下令道:
“同志們!”
“跟我一起衝散敵陣,擊潰敵軍!”
“我們的目標是全殲敵人,不要俘虜!出擊!”
話畢,一連、二連、三連和獨立重坦排呈現出V字陣型,每輛坦克之間保持著25米的距離,作為第一進攻波次全速前進。
這支裝甲突擊隊由五輛刀槍不入的KV2打頭陣,疊最厚的甲,挨最毒的打。
不過以日軍當前的火力和反坦克武器來看,這五輛KV2幾乎沒有任何天敵,完全可以復刻同胞兄弟在歐洲東線戰場上的奇蹟。
獨立重坦排的兩翼,一個連的T3476稍錯一個身位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