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進大院的上空,直升機偵察連的駕駛員們正在全神貫注地調整著直1的懸停高度。
他們的雙手緊緊握住操縱桿,指節處甚至因為太過用力的原因逐漸發白。從額頭滑落的汗水,更是浸溼了鋼盔的皮質顎帶。
“低一點,再低一點!”
“現在的懸停位置,還遠遠沒有達到咱們訓練時的極限記錄。至少要再下降三米,高度越低戰友們越安全!”
“006,你的機頭角度異常,控制好機身平衡!”
二戰中期至冷戰初期,軍用直升機在技術層面上還處在發展、摸索階段。
這些新裝備的懸停能力相對有限,尤其是在超低空的環境下,同志們往往需要極其高超的駕駛技巧才能維持穩定懸停。
不過直1的操縱缺陷,並非人力無法克服的難題。黃河所在的武器實驗研究局,也在鍥而不捨地進行最佳化。
再說了,現在只是開著費點勁而已,總比黑影懸停時一直哆哆唆嗦強吧。
經過幾分鐘的微調,直升機偵察連終於復刻了訓練時的最佳成績。
眼瞅著時機成熟,編號001的領航機機長在通訊頻道內大聲吼道:
“穩住!所有機組一定要穩住!”
“段鵬,就是現在!傘兵準備索降!”
此話一出,早已等候多時的戰士們立即起身。直升機的旋翼轟鳴聲,似乎完全沒有對大家產生什麼負面影響。
僅僅一眨眼的功夫,段鵬便帶隊來到了艙門旁。
他的雙手緊緊攥住索降繩,即使繩索的下端在大風中瘋狂搖擺,也絲毫沒有動搖戰士們的決心和意志。
“下!”
伴隨著一聲足以穿透引擎轟鳴的怒喝,段鵬身體向後一仰,同時雙腳猛蹬艙門邊緣,順利將八路軍實戰索降第一人的成就收入囊中。
冷風撲面而來,吹得人情不自禁地眯起眼睛。
繩索在戰術手套中快速滑動,他甚至能清晰地感覺到掌心傳來的灼熱。
距離地面五米時,段鵬聽到頭頂傳來了滑軌的響動。
抬頭一看,正是被塗成黑色的武器箱,正在沿著索降軌道緩緩下滑。
在著陸的第一時間,他屈膝緩衝,順勢翻滾到一旁的空地中央。很快,木質黑箱也重重地砸在地上,激起一片塵土。
“段鵬,你小子可真夠威風啊!”
“快過來,咱這院子的地方有限,別妨礙到後面的戰友索降。”
“好。”
事實證明,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真心是軍隊中的真理。
有著龐大訓練量的打底,本次索降的突擊隊成員無一受傷,全員三十人皆是平安落地。
順利完成機降任務後,直升機偵察連的駕駛員們不約而同地拉起總距杆開始爬升,並且按照行動前安排好的路線有序撤離。
“各機注意,我們即將撤離。”
“大家從城南繞行,避開旅部主力和鬼子們的交戰區。別忘了黃局長講過的黑鷹墜落,我可不想被鬼子們堵在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