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幸的是,整個降落的過程並沒有出現什麼么蛾子。除了一架蘭開斯特,差點沒能及時放下起落架以外,其餘戰機皆是平穩落地。
在第一批受損戰機開啟艙門的一瞬間,全體地勤小組都開始大聲歡呼,向英雄們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與此同時,醫護人員一湧上前,與機組成員相互配合,將受傷的戰士們抬上了擔架。
機場附近的醫院裡,有全魯省最好的外科醫生和裝置。除了部分凍傷特別嚴重的同志以外,他們基本上可以處理絕大多數傷情。
當然了,最忙碌的永遠都是地勤小組。
技藝高超的大爺們需要用最快的速度維修、保養戰機,並且除錯好所有機載武器。
紙不可能包住火。
雖然鬼子們暫時被戰機的型號矇蔽了雙眼,但他們早晚會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執行戰略轟炸任務的飛機,全部來自八路軍空軍。
屆時,對方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不論是為了大後方的安全,還是為了出一口心中的惡氣,敵人必然會對齊魯軍區實施報復性的打壓。
更何況,誰也不能保證本子的海軍不會被迫摒棄前嫌,跟陸軍馬鹿的關東軍發起一場聯合作戰。
在上述的前提下,讓各式裝備保持最佳狀態絕對是明智之舉。
只有這樣,空軍才能應對強度升級的激烈戰爭。
······
待傷員被救護車拉走,確定自己一行人不會耽誤現場的救援工作後,01、02、03三位指揮員才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輕撫著彈痕累累的領航機,劉參謀長的眼中閃過一絲愧疚。他深吸一口氣,迅速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同志們!歡迎回家!大家辛苦了!”
“我為你們感到驕傲!你們每一位都是民族的英雄!”
“為了今天的慶功宴,我特地找了當地鼎鼎大名的魯菜廚子來大展身手,所有人一定要敞開了肚皮吃!”
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不好意思的事情,103沉吟幾秒後才繼續補充道:
“不過,吃飯和休息的事還得稍微等待一會,咱們得先去情報處開一場簡報會。”
劉參謀長口中的作戰簡報會,是空軍每一次行動後的必要步驟,主要是為了分析部隊的轟炸效果和沿途情報。
在會議中,所有返航的機組都被由一名專門的情報員負責。
分析情報時,轟炸效果、敵軍的高射炮防區、鬼子攔截機的型號與數量,都是情報人員的重點關注物件。
之所以搞得如此繁瑣,那自然是為了下一次進攻做準備。
畢竟打壓敵國的戰爭潛力,從來都不是什麼一錘子買賣。只有百無一漏的計劃,才能減少戰略轟炸部隊的損失。
聽到自家上級的安排,空一、三師的同志們紛紛點了點頭,隨後便拖著疲憊的身軀上了車。
身為精銳,他們當然懂得孰重孰輕。
“是!執行命令!”
十分鐘後,眾人抵達了目的地。
坐在舒適的椅子上,所有機組成員們都放鬆了不少,但隨之而來的就是身體和心靈上的雙重疲憊。
連續駕駛、戰鬥且注意力高度集中十幾個小時,任務總航程超過了四千公里,就算是鐵人也會頂不住。
見狀,情報員們不敢耽誤時間,趕緊把早就準備好的地圖推了出來。
“本次任務,共有19架轟炸機參加。現如今只有14架成功返航,有誰知道另外5架的情況嗎?”
此話一出,原本在大廳內旁聽的劉參謀長,立馬豎起了自己的耳朵。
很顯然,跟轟炸的效果相比,103還是更關心部隊的傷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