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東西!這門反坦克炮的實戰能力一定不會差!它正是我們前線部隊需要的裝備。”
似乎是不滿足於遠距離觀察,老崔先是徵求了黃河與副總指揮的同意,緊接著便快步來到SA37周邊,一邊撫摸一邊說道:
“除了行軍重量以外,它的各項資料遠比我方現役的M1937要優秀。”
“我有種強烈的預感,這門炮在戰場上的表現一定會超越德三的Pak38,最終成為三號、四號坦克的噩夢。”
聽到老崔毫不吝嗇的誇獎,緊隨其後的黃河不禁點了點頭。
Pak38的確是一款還不錯的反坦克武器,它在北非戰場的作用遠遠大於37毫米敲門磚,60倍徑的設計也頗為前衛。
但!在不使用APCR的情況下,Pak38的穿深要比SA37低不少。
只能說炮兵強國法蘭西的底蘊確實深厚,就算投降也能留下不少好東西。
“老崔,出息點兒。這僅僅是一門47毫米的反坦克炮,放在歐洲東線戰場上算不上什麼寶貝。”
“以我對德三陸軍的瞭解,他們很快就會研製出火力更強裝甲更厚的新式坦克,專門用來對付你們的T34和KV1。”
“不過沒關係,到時候我們的反坦克炮也會升級。”
此話一出,老毛子先是一喜,隨後又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八路軍能拿出更先進的反坦克武器自然是好事,盟友越強援助越強,誰會拒絕一個靠譜且意識形態相同的友軍呢。
至於疑惑也很簡單,對付日軍那些廢銅爛鐵,25毫米的哈奇開斯SA34和47毫米的SA37絕對夠用,為什麼還要繼續研製新武器?
防誰啊?
難道日本人在未來會組建新的裝甲部隊?
片刻後,老崔索性放棄了思考。反正炮口不會朝自己,操心這些事幹嘛。
“左、黃,咱們繼續走吧。”
“聽說八路軍是全世界最擅長使用迫擊炮的部隊,任何一種口徑都能在你們的手裡玩出花來,趕緊讓我見識見識。”
面對盟友的再三催促,副總參謀與黃河也不準備吊人胃口,三人繼續前進來到了下一處靶場。
對於八路軍法式迫擊炮的大名,老崔可以說是早有耳聞。但即使是提前做了充足的心理準備,下一個試射點展出的裝備還是讓他大為震撼。
無他,因為老毛子看到了120毫米迫擊炮。
“蘇卡!你們居然也仿製了全系列的布朗德!這裡到底是太原還是巴黎?”
作為冬季戰爭中的集團軍指揮,老崔曾經奉命在芬蘭測試過PM38迫擊炮的各項屬性。
對於這種物美價廉的大口徑支援裝備,他一直是讚許有加。
在早期的東線戰場,120毫米迫擊炮更是給德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甚至用繳獲的PM38進行逆向工程,研發並生產了GrW 42。
自家視如珍寶的武器,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在民國,這怎麼能讓老崔不驚訝。
看著大呼小叫的盟友,黃河有些鄙夷地說道:
“首先,八路軍的迫擊炮並不是仿製,我們有法國人的生產許可和授權。像那種加一毫米,改個名字就企圖矇混過關的事兒,文明人可不會做。”
“其次,相比於Mle 1935,我們的120毫米迫擊炮效能更加優秀。所以,幾乎照抄布朗德的PM38別來沾邊。”
“最後,用不了多久八路軍就會裝備160毫米迫擊炮,那才是巔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