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戰爭時期,這樣四塞的環境反而擋住了日軍的侵略。跟祖國東半部那血肉橫飛的抗戰前線比起來,小小的漢中盆地的確可以稱得上“世外桃源”。
雖然這裡遠離戰爭,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生命安全。但物質生活條件極差,簡直比西南聯大還要艱苦一些。
校舍內,一位面帶稚氣的學生吹滅了煤油燈。他頂著黑暗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四周的環境,緊接著便小聲地對自己的室友說道:
“我聽說八路軍在晉東南成立了一座醫科大學,並且還建立了配套的附屬醫院和製藥廠。”
“那邊的師資力量和科研技術,似乎一點也不比咱們醫學院弱。據說跟徐佐夏院長一個水平的教授足足有好幾名,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從哪兒找來的專家。”
“真想去看看啊,哪怕是打下手都行。”
決策「根據地的醫科大學」已經解鎖了一年多的時間,越來越多的資深醫生和醫學博士陸續加入部隊。
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八路軍的醫療體系逐漸完善,那所學校的名聲甚至傳到了各大戰區。
果脯基層軍官在羨慕的同時,也只能在心裡罵一罵自家委員長。
畢竟抗戰爆發以來,果脯的醫療總人數為22013人。其中醫師987人,藥師更是隻有620人,剩下的都是護理人員。
這就意味著數百萬士兵,居然全倚靠這一千多名醫生看病。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的醫療保障水平甚至還不如清末的太平軍。至少人家一個萬人部隊,還能配上43名軍醫呢。
更難受的是,從1938年到1941年三年時間內,民國所有公立學校一共只培養出了1139名畢業生,人才儲備力量嚴重不足。
再加上各種珍貴的西藥被各路神仙囤積倒賣,士兵們在戰場上受傷就基本可以宣告死亡。
聽到室友的話後,一名同學立馬露出了震驚的表情。只不過此時正在黑暗之中,沒人能發現他劇烈的情緒變化。
自家院長可是位狠人,曾經在德三獲得過博士學位,並且還在當地的藥理研究所做過研究員。
這個級別的專家,絕對是國寶級的人物。
就算八路軍最近一段時間發展的速度飛快,但頂尖人才可不是說有就能有的,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資源人脈。
“訊息的來源可靠嗎?你剛剛說的藥廠產量如何?”
“他們目前有沒有發表什麼特別厲害的論文,有沒有什麼技術上的突破?”
經過兩次西遷,國立西北醫學院的損失不小。不僅有諸多教師掉隊,永遠離開了人世,教材和各項裝置更是遺落了不少。
當前果脯的經濟狀態極差,自然沒有辦法補貼各大院校。
要不是教授們動用自己的個人關係,想方設法搞到了不少珍貴的器械,他們醫學院的教學速度早就一落千丈。
“可靠啊!我不會拿這種事跟你開玩笑的。”
“太原是我的老家,我們幾個同鄉一直在關注那邊的訊息。聽說自從省城解放後,八路軍已經開始著手學校和附屬醫院的轉移工作。”
“怎麼樣?要不要考慮跟我們一起去看看。”
“啊?”
此話一說,第二位同學立馬嚇出一身冷汗。
漢中在陝西的西南部,想要去晉省又得翻過秦嶺。當初那痛苦的一個月,他現在還歷歷在目。
更何況投奔八路軍這種事,要是被院長知道了他們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啊什麼啊!你以為院長是什麼人!”
“他老人家可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是一名中國人的醫生!這事就是他起的頭,要不然我敢在學校裡討論這種事?”
來了來了,大學生也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