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對於風頭正勁的八路軍好感極高,有些來自於華北和東北的年輕人,恨不得現在就想辦法奔赴邊區參軍,立刻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
聽到同學的提議後,幾名河南籍的學生立馬從人群中站了出來。
“中!這話我愛聽!”
“三年前的春天我就想加入八路軍!只可惜當時還有未成年的弟弟要照顧,那位先生死活都不肯帶我走!”
“家弟如今已經年滿十八歲!族裡的長輩又全部死在了戰亂中!現在我完全可以做自己的主!”
“就算不讓上前線,我也要去爛泥灣搞建設!畜牧系的學生去飼養畜禽,專業對口誰也挑不出毛病!”
早在三年前,軍備組織者曾經受薛愚教授的邀請,來西農做過一次時事報告。
當時全校師生們的抗日熱情都很高,幾乎有一多半的人都想前往邊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考慮到學生們是國家未來的建設棟樑,他僅僅只帶走了少數教授推薦且考核成績合格的人。
現如今的國立西北農學院,是由河南大學畜牧系與西北農專、西北聯大農學院組建而成。
聽到山西被八路軍收復的訊息後,豫省、華北兩地的學生頓時坐不住了。
作為農學院的學生,前者自然深知花園口戰神對自己家鄉的傷害。
這兩年他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並且根據現有的資料和資料推測出了一個可怕的設想。
旱災,隨時都有可能降臨。
與其指望著吸人血的果脯來救災,還不如趁著災難尚未來臨之際試圖自救。
申請加入八路軍,絕對是現階段最好的選擇。對方的部隊是出了名的以民為本,十分在意老百姓的生死存亡問題。
如果能透過自己的學識,儘可能地提高各個根據地內的糧食產量,也不失為救援家鄉的一種辦法。
只要儲備在糧倉裡的糧食夠多,老鄉們活下去的機率就更大。
後者的想法就更簡單一些,晉省都光復了,整個華北還會遠嗎?
大戰之後八路軍的首要任務肯定是屯田、基建和休養生息,西農的學科可是包含了十系一部,是國內高等農業院校中門類最為齊備的榜首。
學生們只要能進入山西,絕對可以一展拳腳大展宏圖。
就在大夥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時,國立西北農學院院長周伯敏先生走進了圖書館,室內頃刻間變得鴉雀無聲。
“剛剛的話,我都聽到了。你們的救國情緒過於熱烈,竟然認為現在不是專注學習的時期?錯!大錯特錯!”
“用大炮步槍攻城略地,是所有侵略者都會做的事。但敵人現在居然用飛機炸彈,專門破壞我們的文化機關,那事情的性質就徹底變了。”
“日本人不僅想亡國,還要滅我們的種。想要中華四萬萬同胞文化斷絕,子子孫孫都變成求學無門的奴隸!敵人既然有了此等惡毒的計劃,你們難道還要自動棄學嗎?”
“放棄讀書,就是促成鬼子的計劃。不用他們打擊,直接就是自取滅亡,還談得上什麼救國!說什麼抗敵!”
中年院長的話振聾發聵,彷佛在同學們的身前敲響了一口巨鍾。他們一時之間竟不知道怎麼反駁,圖書館內一時間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看著一個個開始認真思考的年輕人,周伯敏先生滿意地點了點頭。他拿起報紙再次閱讀了一遍,緊接著便露出了一個神秘的笑容。
“行啦,正事說完該說私事了。”
“我並不是要阻止你們所有人去參軍,畢竟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我只是希望你們能冷靜下來,認真想想自己是否適合軍旅生活。”
“今天我立個規矩,全學院前100名的學生才有資格參加部隊的考核。中央軍那邊我來聯絡,八路軍那邊你們自己看著辦,反正你們能聯絡上359旅的王鬍子。”
話畢,這位果脯前任省教育廳廳長擺了擺手。他趁著學生們還沒反應過來時便離開了圖書館,只留下了一個穿著紅上衣的背影。
······
漢中,國立西北醫學院。
此處北依秦嶺,南靠巴山,千峰萬嶺,交通閉塞,自古就被形容成天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