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章節<
總算還是“奉旨守陵”,應該不會特別艱苦,只能這麼想了,林劍瀾擺了擺手方回身而去,見那車伕兀自在遠處張望等待,才想起來原來沒給他車錢,急忙奔了過去,見他手中握著幾張紙錢,極為惱怒的絮絮叨叨道:“真不吉利,真不吉利!”
林劍瀾暗道:“今日倒也是怪事,難道黃曆上寫明瞭今日宜出喪麼?路上所經村落,無不有人送葬,落到這馬車之上,怪道這車伕要大叫晦氣。”
想罷上前道:“這位大哥,莫要生氣,你拉我回去,我多給你車錢就是了。”
那車伕方緩和了臉色,看著手中紙錢,不知該放在何處,只得隨意丟在地上,道:“那裡何時起了房子?我幾個月前送人來過,還未見到,剛才那些人是好大好大的官吧,排場大的很哪。”卻見林劍瀾早已呆在那裡,兩眼直勾勾的盯著地上的紙錢,那幾張紙錢在地上沒安靜片刻,便被風捲走吹起,林劍瀾忙飛身而起,到如同長了幾隻手一般,手法極快,瞬間已將那些紙錢俱都抓在手中降落,車伕只看的目瞪口呆,暗道:“乖乖!他怎麼著緊這幾張紙錢?”
林劍瀾凝神看去,那紙錢上隱隱透出紅字,可能印到這幾張時,油墨已盡,因此不太引人注目,然而還是能看得出寫的什麼話,寥寥數字讓林劍瀾心驚膽戰,不由把那幾張紙錢握成了一團,急忙上了車顫聲道:“速速追趕剛才走的那批人!”
坐在車裡,仍是想著那紙錢上的字,又將手中紙團慢慢展開,已經有些被汗浸溼,上面模模糊糊十個字:“青天含冤死,太湖重聚義”。
車到半途,林劍瀾才驚覺自己第一時刻要去通知的竟是武則天一行,不知道是心中的悲憤始終沒有袁行健那般強烈,還是因為武皇殺了來俊臣緩解了一下心中的不平,不管怎樣,這直覺的選擇都是讓他吃驚且不願意承認的,林劍瀾立刻叫了一聲:“停車!”
馬車應聲而停,太湖那邊此刻的情況雖然還不清楚,就隨著他們大幹一場又有何不可?推倒武氏,重鑄李唐,自己不也因為當年父親犯下的過錯時常想有彌補之機麼?
然而一張模糊的臉卻總在眼前晃動,具體容貌已經想不起來了,只是滿臉的皸裂與皺紋,滄桑含著悲苦的雙眼,大兒子已經死在太湖戰場,只想與唯一的血脈親人安然的度日的老艄公的話字字句句都在耳旁。
他這邊**,車伕卻等不得了,見裡面叫了一聲“停車”就再也沒了動靜,不耐煩之下跳下馬車,將車簾掀開道:“到底走不走?”
林劍瀾方被他驚的回過神來,嘆了一口氣道:“繼續向前吧。”
沿著鎮間主路追了半晌,也不見前面有什麼大批豪華車輛的影子,林劍瀾不由暗自心急,撩開窗簾一看,卻已到了那個謝仲舉臨時建立的太湖府衙,旁邊的衙役卻已經換成了神情莊重肅穆的宮廷護衛,林劍瀾心中一動,急忙道:“停車!”
那車伕以為他又要發呆,並不理會,又向前駕了一段,聽裡面連呼“停車”方才恨恨收了馬鞭,將車勒住,林劍瀾跳下車來付了車錢匆匆回身向那府衙奔去,自然是不出意料的被攔在門口。
那守衛倒不像想象中那般高傲,極客氣道:“這位公子,謝大人不幸遇難,太湖遺留諸多公務,代理大人正在裡面整理卷宗,若有什麼事情請明日再來。”
林劍瀾暗道:“武則天倉促來江南,哪有什麼人手可以派遣馬上接手這太湖之事?”想來想去應只會是唐子慕,道:“可是臨淄王殿下麼?在下是他的故人,煩勞務必通報一聲,說我有要事,若是他不肯見我,在下扭頭便走,絕不為難你。”
那守衛點了點頭奔入內堂,半晌方聽見腳步聲疊踏而來,走近了正是昔日的唐子慕,林劍瀾真的見了他反而有些躊躇,自然不應再叫他唐長老,然而若要讓自己行大禮拜見這位臨淄王爺,卻也十分為難,唐子慕一笑,將林劍瀾挽過,向內堂邊走邊道:“林公子,我原就想安頓下來之後去尋你。”
他這麼熱情,林劍瀾反覺頗為不適應,到了住處,見唐子慕已經差人將一堆堆的案卷碼放整齊,放在臥室的地上,看來是要通宵達旦的整理,由此想到謝仲舉,頓時有些黯然,喃喃道:“唐兄是要接手太湖之事麼?”
唐子慕點點頭道:“不錯,雖然安置的銀兩已經發放,但是還有不到半數未做記錄,他們耕地多少、在什麼地方、住處在哪裡、家裡幾丁幾口都要一一記錄下來,但願之後真正的是國泰民安。”
林劍瀾搖了搖頭,道:“唐兄,你和聖上想的太過簡單,死一個人就白死了麼?”見唐子慕面露困惑之色,林劍瀾方從袖中掏出剛才的紙錢,遞了過去。
唐子慕展開看去,面色慢慢變了,半晌方道:“這……”
林劍瀾道:“聖上今在何處?”
唐子慕道:“她已經離了太湖去往杭州。”
林劍瀾道:“這紙錢灑的遍太湖都是,你們竟不曾察覺麼?恐怕江南數個城鎮都是這樣了,這必是袁行健所為,他振臂一呼,雖不知有多少人響應,但恐怕江南要重燃戰火了。你讓聖上速速返京,以免不測,我……我言盡於此,你們好自為之吧,告辭。”
卻聽唐子慕輕聲道:“林公子請留步,恕我多問,你與袁行健可相識麼?”
林劍瀾卻並未回身,沉吟半晌,方道:“相識。”又道:“你若想讓我去遊說他,一來我說不動他,二來,謝巡按之死即便是我也有對朝廷憤憤之心,並無意幫你們,前來相告,已經違背了我的本意。”
唐子慕道:“那林公子的本意又是如何呢?朝廷幾次小敗之後,並未再加兵征剿,之所以一直放任太湖義軍,是因突厥犯境,屢有交兵久持不下,最近欲以和親議之,雙方休戰,朝廷之上方有官員提出要集中心思儘快對付內患。太湖彈丸之地,能抵得住與突厥鐵騎抗衡的大軍麼?恐怕說是滅頂之災也不為過,幸而有謝大人力排眾議,求聖上寬限時日,三月之內招撫義軍,若不行再派大軍前來不遲。”
林劍瀾著實想不到謝仲舉請命之前還有這等緣故,又聽唐子慕道:“本來朝廷主戰的官員已經數著日子了,過了三個月不見成效便會大軍壓境。聖上因折損了謝大人,心中愧疚之至,減免賦稅,這是江南之福,若是太湖肯就此罷休,對百姓是一件極好的事情。若是義軍再興,林公子想想,結果究竟會怎樣?”
結果究竟會怎樣,林劍瀾是不想也知道,江湖爭鬥與戰場廝殺,完全不是一回事,一旦交兵,太湖水只會被普通百姓、士兵的血染紅,而江湖中人,仗著一身本領,總有自保之法。
想到此不由嘆了一口氣,回身道:“若是這陣仗拉大了,打起反武的旗號來,或許這天下便重又姓了李,唐兄難道沒有一點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