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朝廷從收稅開始,官方的反彈可能沒有這麼大,但是商人的反彈估計會非常的大。
有些官商勾結的官員,可能會替他們出力。
但是大漢從來不怕商人,如果商人對朝廷有任何不滿。
朝廷可以隨時把它們打壓下來。
皇帝劉恆總算找到一條著手的地方。
但是想要著手做這件事情,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人。
而且最好是錢汝君鍛煉出來的人才。
“你可能把你訓練出來的人才全部交給大漢朝廷?”
“你說的是我學堂裡的那些學生?”
“是已經畢業的學生……”
“已經畢業的學生根本不受我管控……我從來也沒有想過要控制他們?”
錢汝君根本不知道那些人是誰。也沒有關心過,她只關心學校有沒有正常的運轉。
“也就是說我要怎麼使用它們?你們金麥城不會管?要知道,最大的畢業生群是來自於金麥城?”
“父皇也不能夠強迫他們做不應該做的事情……”
“大漢的百姓都應該有為國效忠的理念,並且透過為國效忠來獲得高官厚祿。”
“百姓大部分根本想不到國家,他們只想吃飽穿暖,過著幸福的生活,只有國家被欺負威脅到國家的時候,他們才會放棄這樣的生活,替國家著想。
或者國家的榮譽跟他們的榮譽是一起的,當國家越強盛,對他們來說有越大的好處的時候,他們也會替國家出一口氣。”
這些話錢汝君沒有說出來。
錢汝君知道,這是她內心的想法,深受後世影響。
來自於後世的理念,而這個時代或許,由於人民的資訊有限,當它從別人的口中或腦中獲得一個理念,就聽著這個理念長大的時候,或許他就會認為這個理念就代表著他自己,並且就貫徹始終。
在這個時代,尊敬皇上,愛護大漢,似乎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如果腦袋中存舊有混亂的人,大部分是經歷過改朝換代的人。
大漢到現在五十年了,在這個人民壽命普遍非常短的時代,還記得前面那一個朝代的人已經不多。除非家裡的族老還在唸念不忘的叨唸著。
對於年輕的一代,如果他們有對外接觸,沒有完全受家族掌控的話,他們多多少少都能夠知道,大漢才是他們現在存在的國家。
而秦這個國家雖然是一個榮譽,但是對於人民百姓來說,卻不是一個太好過的朝代。
而更早之前的朝代,農民百姓根本沒有自己的土地的概念,如果一個平民百姓能夠獲得田地,那也是要一個大商人,他必須能夠保障自己的田地,不被別人侵奪。他們出出入入有非常多的護衛。
大漢,這是幾千年來,人們終於認知到,自己有一塊土地,這塊土地會被更大的國家,依照一定的規則守護著,只要他不違反這個國家的規則,它就能夠擁有這個土地,除非,他把這個土地賣掉。
別人就算想侵奪他的土地,也不能夠看中了就直接拿走,他們必須用符合這個朝廷的方法,才能夠拿走這塊土地。
其實愛國也是需要教學的,教學之後,雖然他們的理念有些扭曲,是說到國家,倒是沒有一個人敢不愛的,雖然他們在愛國的同時也會賣國,也會離開這個國家,不想留在這個國家。
但是即使是移民到國外的人,也會說他是愛國的。
不管這些人是真是假,但是最後愛國會形成一種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