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麥城外的碼頭,現在停了一些漁船。
碼頭建成,金麥城當局沒有打算免費供應。畢竟,金麥城免費的事情太多了。在金麥城當局看來,出海捕魚的,一定能豐收回來。所以繳交停舶費用是理所當然的。
由於金麥城管理局暫時還不能判斷海里魚的價值。什麼魚多什麼魚少。所以現在還不能讓漁船老闆繳交漁貨來充做停舶費用。只能收受現金和布帛。
然而,布帛的價格又變低了許多。
大漢吃養的人多,養羊的人也多。
羊毛做的衣服,一向不是很舒服。雖然保暖,但不算太好的料子。
錢汝君這次回來,看到滿山遍野的羊,覺得不能讓後世聞名的羊毛衫浪費。
所以用積分兌換了大量的羊紡織相關書籍。
令錢汝君感到驚訝是,這些書籍需要的積分不是太多。錢汝君前前後後只花了三千多積分。就得到全套,不需要後世的高科技機械,就能紡織出羊毛的技術。
說起來,要紡出柔楚的羊毛衫,就需要棉花才行。
以羊毛為經,以棉花為緯,能造就保暖又舒服的毛衣。在冬天成為最重要的衣料。
錢汝君有很多知識產出是免費的。
但她卻被羊毛織造納為私產。
因為她知道,羊毛紡織,對大漢的幫助,還沒有匈奴等遊牧民族大。給他們好處,就是對大漢最大的背叛。
她可以賣羊毛衫給匈奴人。但她不能把織造羊毛的方法給匈奴人。
要不然,匈奴人養羊,就能滿足他們食衣住各方面的需求了。
所以織羊毛染色的技術還真的不能外傳。
將生產所需的機器都佈置好之後,錢汝君開始讓人到處收購羊毛。
此時羊毛雖然有一點功用,但用處是固定的,多的羊毛就沒用處了。往往會被棄置,或者當成功能比較低的物品。錢汝君收羊毛的動作,頗受淮河以北的人歡迎。
淮河以南的,養羊吃羊肉的就比較少了。或許也跟相對於北方,羊長不好有關係。在南方,羊毛都會比較稀疏。
不過,他們沒下去收,倒是有人送到金麥來了。畢竟,還是能賣到不錯的價錢。再從金麥城買些東西下去賣,來回可以賺兩趟。對於走固定商路的人來說,這是還算划算的生意。
食衣住行、柴米油鹽,這些對人類是最需要的。因此,只要是有力的朝廷,都不會讓這些價格變得太高。
後世房屋的價格太高,就引發了許多人內心的沮喪,但總地來說,總有一些地方的房子買得起。所以心中還有寄望。
真的讓太多人沒地方住了,人心就會亂了。
裡頭對人們來說,最重要的,不可缺的,大概就是吃。其次就是穿了。
尤其是女孩子,沒穿衣服,根本不敢出門。這已經形成一種社會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