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麥城與其說是一股政治勢力。不如說是一股商業勢力。
只是他們賺錢不在乎自己賺錢。
更在乎百姓賺錢,而他們就分一些商業稅。
雖然賺得愈多抽的愈重,但誰叫在金麥能賺到比別的地方多幾倍的錢。大部分有錢人還是願意來金麥一起賺錢。
到最後,賺最多錢的是金麥管理局了。
金麥管理局不怕你逃稅,但一旦被查到你逃稅,他就要有家破人亡的心裡準備。
幾次以後,大部分的大商人膽子小了,唯恐被查到一次。
只要一次,你的生意就毀了,你的產業會被金麥管理局沒收,並且公開拍賣。
連一次犯錯的機會都不給你。
在後世,估計會引起軒然大波的事情,在大漢,大家都認為理所當然。
一來,大漢商人就是個屁,頂多在金麥會得到尊重。二來,大漢還是奉行嚴刑峻法。雖然死刑不太多,但很多處罰,會讓你生不如死。還不如一刀兩斷來個爽快。
當然,敢犯法才是商人的本性。而金麥管理局每個月總會挑幾個人出來做示範。
這批負責查逃漏稅的人,可不是普通小女子。而是由曾經的盜匪組成。這些人不怕你兇狠,你愈兇狠,他們愈開心。
最重要的是,他們來查稅之前,曾經跟著錢汝君學過犯罪心理學。
犯罪心理學不屬於科技叢書,兌換的積分不會很高。錢汝君換了很多。
對這些曾經的犯罪份子的高智商人才來說,他們很容易就把這些書,數百萬字的內容吃透了。
他們查逃漏稅,並不是從犯罪的蛛絲馬跡來做調查,而是從主事者的性格分析。
他們認為,這些人,在什麼狀況之下,特別容易犯事,就在那個時間點,針對他們做調查。
對他們來說,找出全部逃漏稅的人不是他們的目的。只要能找到十分之一,剩下的十分之八,就不敢亂動。會乖乖的繳稅。
而剩下的十分之一,可以慢慢跟他們玩,需要的時候,抓來抄家。
對他們來說,只要能抓到大魚,就足夠彌補逃漏稅的損失了。更何況能達到的效果如此的喜人。
為了怕讓別人說他們屠刀只下在大魚身上,對於中、小型經營者,他們也會有固定比例揭發。不然,這些人看到都不抓他們,也就正大光明的逃漏稅。甚至大商家會化整為零光明正大逃稅。
這種情形,不是金麥管理局能忍受的。
大漢朝廷很眼紅,但他們不敢這麼下手。
最主要,大商家的大老闆,幾乎就是他們本身。他們想抓小魚,但又沒辦法以身作則。
就算是貧民出身的官員,在他們官職低的時候,若是沒有這些商人支援,甚至娶商人妻子,他們根本撐不到做大官,受到皇帝賞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