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牢記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尋: 三聯文學網】 奇怪的人,但是法子卻好使。湯鍋敞開的煮,肉香味兒飄得老遠都可以味道。一群孩子搖著手指頭眼饞地盯著瑞雪的攤子。任家裡的大人怎麼哄怎麼拉都不願意走,稍微有些殷實的家裡也捨得五文錢買一碗給孩子吃。不過這可饞壞了那些吃不著的孩子,他們痴痴地盯著那有的吃的孩子,而有得吃的孩子顯然是想顯擺一下,並不急著吃,做足了架勢,饞地那群孩子更是眼巴巴地瞧著瑞雪。
“快吃!吃完了回去!”那個為兒子買了一碗餛飩的婦人給了兒子腦袋一下,催促著兒子,“就你敗家!一碗你能吃的完?若剩一點,老孃打死你!”
就算是母親再彪悍,可孩子依舊是孩子,他只吃了小半碗就再也吃不下了。婦人又給了兒子一下,將剩下的吃了,一面吃一面罵兒子敗家。
她吃的很乾淨,一點點的湯也沒剩。
“多謝您!”
這時,在瑞雪兩個桌面的攤子上坐著的大部分都是孩子,一大碗對他們來說確實是大了些。大人的抱怨聲,聽在瑞雪的耳朵裡。
是啊!她這一碗的分量是不少,孩子根本就吃不下。如果……
她下了一小碗端給一個孩子,那孩子的母親立即就不願意了:“怎麼這麼少?少一半。你坑人呢?”
“這一小碗只要……只要三文錢。”
瑞雪本想說要兩文錢,可想到掌櫃的教導過自己,東西不怕貴,而是要讓人家以為她們佔了便宜。她馬上改口說要三文錢。
婦人立馬笑了。顯然對自己有小碗的,省了兩文錢而感到高興。
其餘的有些婦人吵,有些不樂意,可是小碗餛飩卻是吸引了更多的孩子,沒有大人再抱怨一碗五文錢貴,孩子又吃不了。有的家裡有兩個孩子,一碗總是不夠,大人只得要上兩碗,這樣算下來要比同份量的大碗還要多賺一文錢,瑞雪不禁感到越發的高興。
來攤子吃餛飩的人漸漸地多了。到後來吃小碗的人少了,因為很快有些精打細算的婦人發現其實買小碗並不划算,她們又都改為大碗。
因為是肉湯做湯頭,裡面又擱了蝦米之類的東西,到後來大家反而覺得瑞雪這裡的便宜。即使是五文錢一碗,吃的人依舊不少。多給一兩個餛飩,或少收一文錢的法子讓瑞雪的回頭客變多了。生意不算紅火,但是每日還有幾十個錢賺下卻是讓瑞雪開心不已。
那位掌櫃的真是個厲害人物,他怎麼那麼清楚這些人是怎麼想的。
這些日子她也聽龔氏說送布到木字號的人是越來越多。可是他們要這些布做什麼?不是說松江的布,魏塘的紗是好的,為何不到那裡收,而是要在南京?這裡收布又為的是什麼?
做頭花的話也不要那麼多啊!
他們要做什麼?
“妹子!咱們家的姐兒讓你送兩碗餛飩進去。”藥鋪的小夥計在門口招呼著瑞雪。
瑞雪道:“三七大哥,這又不是飯點,怎麼會叫送動。”
三七回頭瞄了眼,躥到瑞雪身邊小聲道:“相公讀書餓了,娘子叫送兩碗進去。”
“李大叔也要參加鄉試?”
三七看著瑞雪配佐料,難得清閒地坐著等:“是。這已經是第四回了。再考不上,先生就要相公從醫了。”
“做郎中很好,可以救那麼多的人的命。這世上有什麼比救人命的好。”
三七立馬擺出一副這你就不知道的表情來,他故作老成的點著桌子:“這你就不懂了!只要這書讀出來身份立馬就不一樣了。就可以做官了。做官耶!那是八抬大轎,前擁後圍,那多風光,多氣派。”
瑞雪不服氣地道:“做官的還不是要生病,要請郎中來瞧病。”
三七不爽地辯道:“就是這樣,咱們先生過去還是小心翼翼的陪著,一句話說不好,人家就吹鼻子瞪眼的。”
三七很快醒悟過來,自己跟個丫頭片子說這些根本就沒用,撇撇嘴:“你快點送進去吧。叫我在你這閒一會兒!”
“知道了。煩你幫我看下攤子,我一會就過來。”
送了餛飩出來的瑞雪,臨碰上睡午覺起來的李老郎中,她笑著向他問好。
“好。這幾日的生意比先前好了,我天天都聞著香味了。”
“晚上我給您端一碗?”
李老郎中呵呵一笑,擺手道:“我年紀大了,晚上吃這個不消化。晌午要是熱,就到鋪子裡歇一會。小姑娘家熱著了怎麼辦。”
“不熱!這邊有穿堂風,很是涼快。”
李老郎中見她這般說,只是叫她待會進來喝些降暑的涼茶。這幾日每日李老郎中都會叫人送碗涼茶給自己喝,讓自己降暑。他還免費將涼茶派發給附近的人們,像他這樣的好人真是少見。
躲在外面偷閒的三七瞧著李老郎中出來,立馬站了起來,瞅著機會貓著腰打算混進去。
“小哥。”
“小聲點。”三七生怕李老郎中瞧著他在外面不悅地轉過身子,看著穿著破破爛爛的男子站在自己面前,身邊還跟著一條精瘦的黑狗。
他立馬笑了起來,將他請了進來,對裡喊:“當歸,你去叫廚房弄碗飯給這位大叔,大叔您進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