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這是?”紅娘子詫異問道。
“他是慧英和張鼐的孩子,十九歲,現鎮守興山大寨。”高夫人邊說邊用無比慈祥的眼神望著小寶。
“難怪這麼像。”凝視小寶一會,接著用衣袖揩乾眼角的淚水,開啟身旁的包袱,取出裡面的一把鑲著紅寶石的長劍和一副盔甲遞給張小寶,說:“小寶,留作個念想吧,這些你用得著。”小寶忙伸出雙手恭敬接了。
“太后娘娘,這有部書,請轉贈來亨,也許以後會派上用場。”紅娘子轉身,取過用黃綾包裹著的厚重木盒遞與太后身後的宮裝侍女。侍女急忙接住。這時只聽紅娘子對高夫人哽咽說道:
“太后娘娘,我已了心願,從此再無羈絆牽掛,只是紅霞尚在西陵峽口等待,望太后垂憐,收錄至來亨麾下,以效死命,再得報效先帝於九泉也無恨矣!”音還未落對著高夫人連磕三個響頭,爾後對著大家一抱拳,一聲“諸位珍重,紅娘我去了!”說完即轉身飄然離去。
此時太后還沒回過神來,卻早已不見了紅娘子。內心想著我鳳營正缺女將和統領哩,於是連忙吩咐宮女衛士想把紅娘子挽留下來。宮女衛士親兵找尋良久,皆無所獲,只得返回慈慶宮。太后與慧英,黃夫人則唏噓不已,只得作罷。當時已有二更天氣,宮女端出來龍眼蓮子羹、幾碟小菜和一些可口的點心,侍候太后和各位夫人用完膳,兩夫人各自回府。
太后突然憶起小寶,便詢問左右,宮女答道:“適才小爺帶著幾名親兵轉回興山大寨去了,未及回稟太后娘娘。”
“來亨呢?把來亨叫過來,”太后又說,因為紅娘子讓得高夫人一直心神不寧。
“國公爺早就下山去了,他都還沒用晚膳,”侍女說。
“說去哪兒了嗎?”太后問道。
“沒有,”侍女說。
“那到哪兒去了?”太后自言自語道。
“巧兒,巧兒陪我去趟國公府。”
“哎,是,太后!”慈慶宮總管陳巧兒答應著從宮門外快步來到高夫人跟前。
“去國公府!”
“是,遵命,太后。”陳巧兒邊答應邊用眼神同屋內的另外兩名宮女交流一一“快掌燈!”
“唉!真是不中用啦!”太后走得很慢,獨自言語。陳巧兒大氣兒也不敢出,牽著太后的手,緩緩的向國公府而去。慈慶宮距國公府並不遠,因為山上是行宮,又是大寨,因此,說是說宮、府,其實並不寬大。
這時的國公府卻燈火輝煌,府門外矗立著一塊高四五米,鐫刻有“聖地行宮碑”的大碑石。碑前碑後站立兩排至少一百餘人的親兵營帶刀衛士。府門外不時的還有塘馬從山下疾馳而來,又飛奔而去。看來軍情緊急!
這種情形自然逃不開高夫人的眼睛。雖然紅娘子擾亂了她的部分心緒,但多年的戎馬倥傯養成了她時刻保持著警惕警覺的習慣。一一又要開戰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