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殷天正就算是自立門戶,也能夠在幾十年之內創下了天鷹教如此大的基業,在江湖之上威名赫赫,可以和六大派分庭抗禮。
論武功論才具白眉鷹王殷天正,確實是教主的最合適人選,他唯一的缺點或許就是年齡太大。
而上一次楊逍委託韋一笑去天鷹教拜訪殷天正,也隱隱地將自己的謀劃和一些佈置交代了一番,透過韋一笑的轉述,以殷天正的智謀,他已經透過楊逍的這些佈置,看得出楊逍考慮問題和他在一個平面之上,都是為了明教的大業。
在楊逍對明教未來所做的佈置之中,也能夠看得出來,楊逍的計劃之中,天鷹教根本不是明教的敵人,而在楊逍的整個版圖規劃中,天鷹教直接是明教東南的壁壘或者說是進取天下的最佳跳板。
而聰明人之間的溝通往往不需要太多的言語,即使楊逍在光明頂,殷天正在天鷹教,他們兩個人好似隔空對話一般都將對方的意圖瞬間洞悉,也不由得生出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覺。
楊逍感嘆殷天正的謀劃之深,和他為了明教一片赤膽忠心,如此忍辱負重,甚至連自己的兒子都對他的意圖有所誤會。
而白眉鷹王也在感嘆楊逍如此了得,除卻武學修為不算,竟有如此之謀,他更是為楊逍居然敢於謀劃席捲天下的大局而震驚,但是這也讓殷天正不由得生出一種雄心和壯志,若是當真能更謀劃成功,也不枉大丈夫生於世間!
所以他們二人才會一見之下猶如故交,並不見絲毫生疏。
殷天正有急事,甚至都來不及和楊逍多說,更是直接掠過了殷野王的事情,而楊逍見殷天正似乎遭遇強敵,也是直言不諱自己要去幫助,而殷天正也是無比信任,不帶絲毫猶豫,就答應楊逍去天鷹教總壇。
兩人之間彷彿多年合作的老朋友一般不見絲毫拖泥帶水,彼此之間眼神堅定都是信任。
而此時面對楊逍的詢問,殷天正也並不隱瞞,當下把天鷹教面臨的困境給楊逍一五一十的道來。
原來此時,在東南海域之上,天鷹教最大的對頭,便是以張士誠為首的鹽梟集團。
張士誠出生於泰州白駒場的一個窮苦的“亭民”之家。他的三個弟弟張士義、張士德和張士信也都以撐船運鹽為生。
元朝末年,朝政腐敗,財政收入入不敷出。統治者為了填補不斷擴大的政府開銷和軍費支出,大量增發鹽引,不斷提高鹽價,鹽業成為國家財政的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雖然鹽價不斷提高,但東南沿海的鹽民依然生活無著。泰州地處東南沿海,每到盛夏,都會遭遇颱風侵襲,海潮倒灌。海水退去,原本千傾良田都變成鹽鹼地,當地農民苦不堪言。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為了生活下去,當地百姓只能紛紛加入運鹽的行當。
但是在鹽廠當一個運鹽工每天累死累活也掙不了幾個大錢,相反的鹽場的監工常常都是元人,因此對鹽工動則打罵。
張士誠兄幾人忍不了這樣的罪,索性殺了監工又聚攏起運鹽工造了元人的反。
造反這種事情真的是比較看天賦,張士誠彷彿生來就是為了幹這一行,在他起始之後,周圍的幾個鹽場紛紛響應。
當時,在鹽場幹活的鹽丁們正嫌工作太苦太累,於是共同推舉張士誠為首,直接攻下了泰州。
這時候高郵府的知府李齊招降了他們,但是他們不久又叛逃出去,殺掉了行省參政趙璉,同時攻取了興化,在德勝湖集結,有一萬多人的勢力。
這時候元朝廷派人拿著“萬戶”的委任狀去招降他們,張士誠手底下的兄弟都勸他不可招安,以免做了宋江。
但是張士誠卻知道,自己等人雖然聲勢浩大,看著一聲間攻城略地,打的朝廷沒有還手之力,但是那是因為他還沒有成為更大規模的目標,這點勢力根本不在朝廷的眼裡。
像這樣萬把人的造反在元末太過稀鬆平常,朝廷也是因為在其他地方剿匪這才沒有功夫對付他,一旦他再繼續打下去就要引得朝廷的主力部隊來圍剿了。
別看他們攻打幾座城池都不費吹灰之力,但是那些城池守軍只是地方雜兵,也就是嚇唬嚇唬老百姓的水平,朝廷真正對付叛軍的是汝陽王手底的精銳部隊,專門打壓各地義軍,根本不是他可以抗衡的。
而且他一路打下來各處裹脅流民,幾次作戰下來還沒有有效的整合戰鬥力,迫切需要休養一段時間,所以就順勢答應朝廷的招安。
拿著朝廷的餉銀練自己的部隊,到時候等勢力再龐大一點,繼續反他孃的。
張士誠的算盤打的不可謂不精,然而朝廷也不是傻子怎麼可能任由張士誠發展勢力,頻頻命令張士誠出動剿匪,鎮壓周邊叛亂。
在元庭想來這一招就是當年宋庭驅使梁山伯宋江攻打方臘一般,以匪鎮匪,不管誰勝誰敗,都是難免死傷,這樣朝廷坐山觀虎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漁翁得利。
然而元庭太小看張士誠這個私鹽販子了,他不僅沒有走宋江的老路子,而且扯著元庭的虎皮做大衣,明面上奉著元庭的剿匪令,實際上不斷出兵攻打周邊的大小勢力,搶佔地盤瓜分財富。
張士誠本就是鹽販子出身,因此把周邊幾家靠販賣私鹽的大小幫派都給一一佔領,聯合幾家鹽梟一起把控了整個東南的私鹽買賣。
然而此時他才發現,在東南還有一家勢力手裡也掌握著巨大的私鹽買賣,而且是最有油水的幾條鹽路和鹽場,那便是天鷹教。
本來天鷹教在東南一帶的實力雖強,但是勢力還沒有輻射到整個東南武林黑白兩道,白眉鷹王殷天正吸收明教的教訓,自立以後一直做的都是白道的買賣,一點點樹立口碑,這也是天鷹教沒有像明教一樣被圍攻的原因,因為天鷹教明面上是白道。
但是等到王盤山大會以後,巨鯨幫、海沙幫、神拳門這些幫派已滅,殷野王迅速接管了他們的地盤和生意。
神拳門沒什麼,海沙幫販私鹽,巨鯨幫壟斷海上走私貿易,幫派地位雖低,都是最賺錢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