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諸天逍遙>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鷹教的致富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鷹教的致富經 (1 / 2)

十年之後,江南黑道幫派基本已經被天鷹教統一,自然坐擁金山,日進斗金。

而到了如今,天鷹教在整個江湖之中不算是最頂級的勢力,但是天鷹教所掌握的財富在整個江湖之中也是鉅富。

即使是武林泰山北斗的少林和武當也比不上。

也許有人不信,可是這一點在原著之中也有記載,原著之中天鷹教送禮武當派之時還是十年前,那時就可見天鷹教的豪富。

原文記載:那姓殷的“嘿嘿”兩聲冷笑,砰嘭、砰嘭幾下,將一些沉重的物事接連拋到了桌上,說道:“這裡二千兩黃金,是保鏢的鏢金,你先收下了。”

俞岱巖聽了,心下一驚:“【二千兩黃金】,要值好幾萬兩銀子,做鏢局的值百抽十,這幾萬兩鏢金,不知要辛苦多少年才掙得起。”

如果放在今天,二千兩黃金估計就是四五千萬RMB。隨手拿出上五千萬,這得家裡多有錢?而且這可能還不是殷素素能拿出來最大的限額的錢啊。

況且天鷹教的勢力在東南一帶,而當時殷素素湊錢之時一定沒有提前準備,只不過是在當地的分舵之中臨時調集。

也就是說這兩天兩黃金,可能只是天鷹教一個分舵的流動資金而已。

整個天鷹教又要多有錢?

張翠山道:“多謝!”開啟禮單一看,不禁嚇了一跳,只見十餘張【泥金】箋上,一共寫了【二百款禮品】,第一款是“碧玉獅子成雙”,第二款是“翡翠風凰成雙”,【無數珠寶】之後,是“特品紫狼毫百枝”、“貢品唐墨四十錠”、“宣和桑紙百刀”、“極品端硯八方”。那天鷹教教主打聽到這位嬌客善於書法,竟送了大批極名貴的筆墨紙硯,其餘衣履冠帶、服飾器用,無不具備。殷無福轉身出去,領了十名腳伕進來,每人都挑了一副擔子,擺在廳側。

泥金箋是中國唐代發明的各式金花紙品之一,又稱“冷金箋“,即將整幅紙面全部塗上金粉。

對比下武當:張翠山心想:“岳父母送來這等厚禮,該當重重賞賜這兩人才是。可是就把山上【所有的銀子集在一起】,也【未必能賞得出手】。”他生性豁達,也不以為意,笑道:“你家小姐嫁了個窮姑爺,給不起賞錢,兩位管家請勿見笑。

張翠山作為當時張三丰最看重的弟子,武當山有多少財產他必然是心裡清楚,因此他說把山上所有銀子集在一起,也未必能少得出手可見,就財富而言,武當山和天鷹教實在是差的太多。

不過這也只是當時山上的財富,而武當派除了佔據武當山之外,收益可不止只有這一點香火錢,當時的達官貴人都推崇道教,以張三丰活神仙的名頭,不知道有多少顯貴上山求道,收入自然是不小。

不過還是沒有辦法和少林相比,道教本身就以清靜無為為主,因此到家絕大部分都比較清貧。

而作為與武當共執天下,武陵牛耳的少林寺就不一樣了,自古以來少林便是沒有窮過。

少林的實力,在內是無數房產、田地和佃戶。少林自古以來就受多個朝代的封賞,可以說少室山方圓多少裡之內都是少林的私田,他們不僅自己有士兵,更是有自己的佃戶。也可以說少林本身就是一個地主勢力,或者說是一個小軍閥勢力。

在外是無數少林衍生機構。這些都是少林的巨大財富來源。相反的,像香火錢功德佈施錢之類的不過是小頭而已。

像都大錦的鏢局,關鍵時候可以向本寺求援,那麼一般時候也得向本寺進貢。這是很易想象的事情。而都大錦不過是少林第三代普通的俗家弟子。少林寺除了山上的和尚之外,最大的勢力便是他們的俗家弟子,這些俗家弟子個個都是鉅富豪強,再不濟也是一方高手,像這樣的外圍產業,少林不知道有多少。

然而即使是這樣,比起天鷹教來,少林還是差上幾分。

天鷹教,在整個東南武林獨霸一方,那時憑藉著白眉鷹王的一雙鷹爪打出來的。

而且更是在鷹野王接手了東南整個黑道勢力之後,迅速聚攏了巨大的財富。

當時的鹽價本身就貴,再加上天鷹教又接手了私鹽買賣,憑藉天鷹教的勢力範圍,私鹽買賣更是得心應手,基本上是無本的買賣,自然是日進斗金不在話下。

還有走私生意,車船碼頭等等這些生意,不知道為天鷹教賺取多少的財富,然而之所以沒有人敢打天鷹教的主意,也正是因為白眉鷹王殷天正的威名和他一雙鷹爪。

本來白眉鷹王一直是打著旗號走白道的路子,不太願意接手黑道生意,這也是他想著低調發展儲存實力,不願意和正派武林沖突。

可是這些年隨著天下大亂,朝廷腐敗,各地造反不斷,江湖之中也有謝遜成昆攪風攪雨,所以一時之間武林格局大變,大家都無暇觀望東南,就這樣也給殷野王極大的機會,再加上殷野王出手狠辣,野心又重,因此很快就掌握了整個東南武林黑道生意。

即使是白眉鷹王也有些無可奈何,要知道這可不光是殷野王一個人的利益,更是天鷹教所有兄弟們共同的利益。

天鷹教除了七位堂主之外更有多個分舵,維持這些分舵的日常開支都需要大量的錢財,這些黑道的利益就擺在那裡,如果白眉鷹王阻止這些手底下的兄弟去獲取利益,只怕長此以往,人心不服,因此白眉鷹王也值得放任殷野王不斷的大肆吞併周邊的大小勢力。

這也使得天鷹教在幾次戰鬥之中和不少勢力接下了樑子,不過這些勢力之中也沒有什麼真正強大的敵人。

然而就在此時,也正在不斷擴張勢力的張士誠卻和天鷹教不期而遇。

因為雙方都存在著同樣的利益需求,而財路就那麼點,兩方都是野心勃勃的梟雄人物,誰也不可能主動避讓。

且不說關乎利益,單單是面子就掛不住,對張士誠來說,他要整合整個鹽梟集團,私鹽買賣他發家的資本,他更需要巨大的財富來招兵買馬,擴充軍隊,因此他是絕對不可能讓步的。

而對於殷野王來說這些鹽路也都是他親手打回來的,而且已經分發給手下的人,都吃進了肚子裡也不可能吞出去,如果他讓手下的人交出來,且不說越不願意,單是這樣做他就威信全無,以後還怎麼去統領天鷹教?

而且對於張士誠這樣突然竄起來的鹽梟勢力,他並沒有放在心上,也就是白眉鷹王不想揭竿而起直接造反,而是默默發展勢力,否則的話並不會比張士誠的人馬少。

不過雖然論起高層的戰鬥力,江湖組織天鷹教自然要比造反起家的張士誠要強,但是因為張世成人馬夠多,而且都是行軍作戰的好手,一出動便是大軍攻伐。

再加上他此時投靠元庭,有了組織背靠著朝庭,沒事就拿著雞毛當令箭,有朝庭的大義所在,因此張士誠行事更加肆無忌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