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的傳統社會中,年輕的女孩們不允許外出自由活動,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的花燈會正好給年輕的男女們提供了一個認識的機會。
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這個節日,唐朝的燈會是上元節前後各一日,共三天;宋朝又在正月十六之後加了兩日,共計五天;而明朝時最長,從正月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在現在,宵禁是個陌生的詞語,但是在古代,宵禁是一種維護治安的手段,特別是戰亂、災難橫行的時代,或者是在具有特殊政治經濟意義的區域。
但是有一個節日可以例外,那就是元宵節。
也因此,在元宵時分,總會有許多浪漫的愛情故事發生,許多詩詞和戲曲都能窺探當時的盛況。
所以元宵節也是中華傳統節日中一個浪漫的節日,所以說它是中華的情人節也不為過。
蘇敏則在王子成懷中樂開了懷,臉頰微微發燙。
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在學校裡這麼大庭廣眾的親密,所以她才這麼開心和害羞。
只是這樣他們就沒有辦法好好的走路,所以兩個人改成了牽手。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隱約中,似乎有人唱起了南宋詞人辛棄疾的那首《青玉案·元夕》,歌聲優美婉轉,非常動聽。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蘇敏喃喃著這句詩詞,情不自禁地朝身邊的人甜甜地笑著,卻讓王子成的身軀微微顫動。
之前他還在擔憂著會不會有分離的漩渦,女孩卻帶著笑意說著回頭。
未來的路很長,現在又何必去擔憂那些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珍惜當下就好。
想到這裡,王子成憂著的心就暫且放下,他替蘇敏講解著這首詞。
“這首詞並非寫元宵花燈會的唯美愛情,而是作者自喻英雄無用武之地。”
“這首詞創作與宋淳熙元年或二年,當時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詞人剛從北方投奔到南宋,在南宋的都城臨安所作。”
“他滿腔熱血和抱負無處施展,於是將情感寄託於詩詞之中,所以才會有‘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慨。”
蘇敏這才明白的點點頭,原來是自己太膚淺了,並不瞭解創作者所處的環境,所以才會感覺是在寫愛情。
她心中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絲愧疚,微微低頭,拉著王子成繼續走著。
沒走多久,便看到有一處地方圍了許多人。
人們高興地叫著,喊著,似乎在玩著某個遊戲。
王子成搖了搖那雙握著的手道“敏敏,我們去前面看看,看樣子,似乎是在猜燈謎。”
猜燈謎,是中華元宵節特有的文娛活動。
就是將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花燈上供遊人猜,猜中的人一般都會有彩頭。
因為謎語既能表現智慧,又迎合到了節日的氣氛,所以喜歡的人非常多,後來就變成了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
“哦,是嗎?我們去看看!”
她只在電視劇中看過這樣的場景,如今自己能親自參與,所以按耐不住激動拉著王子成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