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國的喪葬傳統中,頭七大概是最重要的一天。
通常認為,死者的魂靈會在第七天返家,家人要預備一頓飯菜,之後必須迴避。如果讓魂靈看見家人,會令其牽掛,彼此都不得安寧。
茅山鎮挨著茅山,世世代代耳燻目染,自然比別處更加看重。
轉眼到了傍晚,鄭宅。
遠親近鄰都已散去,剩下最直系的一幫人坐在客廳。只見鄭成摸出那個紙包,小心拆開,扯出一張黃紙,上面批著幾個字:
亥時二刻。
這便是死者回魂的時間。
“亥時是九點到11點吧?二刻又是什麼時候?”鄭成有點苦惱。
“不用管,就按兩個小時算。”
奶奶比較爽利,摟過小孫子特意叮囑:“開心,記住了!一會千萬別出來,就在被窩裡待著!”
“嗯嗯,我不出來!”孩子道。
“那好了,差不多就準備吧。”奶奶發話。
當即,一幫人開始忙碌。
按照那道長的吩咐,先把香燭酒食擺好,再鋪上一層草木灰,取竹竿一根,隔一尺貼紙錢一張,立在門口的臺階上——據說陰魂見到竹竿,就會進家門。
之後,煮一雞蛋,用土罐裝盛放在房角,以賄賂殃神(俗稱雞腳神),以便讓鬼魂多待片刻。與此同時,還得準備一串鞭炮,等亥時過後丟進屋內,爆完才能進去。
搞定後,奶奶讓一幫人回屋,絕對不許出來。
說實在的,他們不知那道士講的是真是假,也不知這世上到底有沒有鬼。他們只曉得,這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就像元宵、端午、春節一樣,成了當地人根深蒂固的東西。
鄭家的院子很大,二層樓,奶奶,叔叔一家,姑姑一家,大兒子和兒媳婦,以及鄭成夫妻帶著鄭開心。
小孩蜷在床上,夾在父母中間,又興奮又好奇,問:“媽,爺爺會回來麼?”
“別瞎問,快點睡覺!”
“可我睡不著啊。”
“那就眯著!”
鄭媽的態度很模糊,回答是吧,自己都不太信;回答不是吧,也不太踏實。她一邊拍著孩子,一邊問:“哎,幾點了?”
“八點五十。”
鄭爸正在玩手機,混不在意,父親死了七天,悲傷期已過,現在就是走程式。妻子比他重視,道:“燈閉了吧,一會媽該說了,你也別玩了。”
“唉,閉吧閉吧!”
他沒辦法,只得放下手機,讓妻子關燈。
剎時間,院裡漆黑一片,詭異安靜。各屋的人不知在做什麼,半點聲音都沒有。鄭媽抱著兒子,在心裡估摸著,應該九點了吧?
她略微緊張的側耳傾聽,靜悄悄的,什麼都沒發生。
過了一小會,她又想,應該九點十五了吧?
“呼……”
“嘎吱……嘎吱……”
這次有動靜了,卻是兒子的微鼾聲,和老公無聊的翻身響動。
就這樣,三人躺了好一會,除了鄰居家偶爾的犬吠,和外面的車輛駛過,並無異狀。她不禁好笑,果然是迷信啊!
“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