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顧道長生> 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開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開心 (1 / 4)

句容,茅山。

茅山在句容與金壇交界處,行政劃分上屬於前者。據說西漢時,有茅氏三兄弟在此採藥煉丹,救民濟世,創立道統。

後到齊梁時,上清派宗師陶弘景又隱居茅山,廣收門徒,正式立派。因敬崇先賢,故尊茅氏三兄弟為祖師。

茅山在鼎盛時,宮觀多達257處,不過到清末,僅剩三宮五觀。三宮為崇禧萬壽宮、九霄萬福宮、元符萬寧宮;五觀為德佑觀、仁佑觀、玉晨觀、白雲觀、幹元觀。

後來日鬼戰爭爆發,再加上人道洪流,幾乎全被焚燬。直至八十年代,政府撥款修復了九霄萬福宮和元符萬寧宮,合稱茅山道院,屬正一派。

另有一處坤道院,名乾元觀,屬全真龍門派。

話說在此山北麓,有一小鎮,叫茅山鎮。該鎮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5公里,面積甚小,人口僅三萬餘。

這日清晨,許多人尚在熟睡之中,鎮上有名的富戶鄭家卻是院門大開,吵吵嚷嚷,門口還停著好些車輛。

“陳道長,這次還要麻煩您了,您多多費心。”

“客氣,都是應該做的。”

說話間,只見幾人擁簇著一位道長從屋裡出來,一箇中年人陪著好話,順便將一封厚實的紅包塞了過去。

那道長接過,熟練的用袖子一掩,就消失不見,隨即也摸出一封紙包,道:“這是我推算出的時辰,你們按我的吩咐去做,今晚肯定無事。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死者趕在中元節前故去,不是什麼好兆頭,你們最好再辦場法事,才能消除災禍。”

“一定一定,我們信得過您!”

“那貧道就先告辭了!”

幾人將道長送走,抹身回屋,又連忙穿衣戴孝。不是那種很正式的孝服,在頭上或腰間紮根帶子,衣衫素淨便可。

之後,數十人都擠在屋裡,一個矮矮小小的少年被推到最前。他頂多七八歲的年紀,濃眉大眼,帶著幾分呆怔,懷裡還抱著一隻圓滾滾的瓷壇。

“……”

一時間,眾人屏聲靜氣,那中年人低聲道:“開心,昨天怎麼教你的,照著做就行了。”

“哦!”

少年點點頭,將瓷壇舉過頭頂,嘴裡念叼著:“爺爺,您既然走了,就別再念想……兒孫為您送終祭奠,您也保佑兒孫平安健康,財滿福滿。”

話落,他用足力氣,狠狠一摔。

“啪!”

瓷壇砸在水泥面上,頓時四分五裂,在門口碎了一地。而緊跟著,一個女人端過一碗糖開水,道:“開心,快把這喝了。”

那少年一口氣灌下,眾人才紛紛出門,各自上車。

這中年人叫鄭成,少年是他的小兒子,叫鄭開心。前幾日,族裡輩分最高的爺爺去世,這會兒正操辦喪事。

俗話說:五里不同俗,三里改規矩,何況南北之異?

比如北方,第六天晚要“上旺”,就是在家門口燒點紙錢,擺些供菜,召集親朋好友,主持者叨咕叨咕,並在煙囪旁邊撒些紙灰。

因為按北方說法,逝者在前六天不知道自己死了,你要在第六天告訴他:啊,你已經掛了,快些走吧!

然後,逝者的魂靈才會順著煙囪遁走。

但在南方,尤其江南一帶,貌似沒有上旺的習俗。只在頭七早上,由小孩在門口摔壇,再喝碗糖水,寓意平安。

當然了,以前都要停靈七日,現在不行,一般三日就會火化。

話不多時,車隊便到了殯儀館,一幫人又忙著祭奠。

鄭開心不懂,讓燒紙就燒紙,讓磕頭就磕頭……小孩雖然沒哭,其實挺悲傷的,這個年紀已經有“死亡”的概念了。

爺爺對自己很好,但是再也見不到了。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