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寮村外的那條路,之前是江澈坑了時任鄉長叔侄倆給修的。嗯,反正茶寮和茶寮人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開始差不多都是那傢伙坑來的。
現在,鄉長已經換成了原先莊民裕的秘書,就是縣長牽豬事件裡和豬一起負責殿後,最後乾脆牽了大黑母豬送上山的那個。
他的核心任務就是配合茶寮發展。
別看職位只是一個鄉長,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現在身兼曲瀾市副市長的莊民裕縣長有意在栽培他,是很大的器重——要不是因為有那份一起偷過豬的交情,沒準還輪不上。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這鄉長,你給個隔壁縣的副縣我都未必願意換。
那條機耕路現在已經又拓寬了很多很多。當然,修路是省裡出的錢,茶寮人跟著江澈養成的某些壞習慣,大概是永遠都改不掉了。
路面上,來往的車輛川流不息。
這一方面是茶寮自己的辣條和新上線的辣牛肉乾要出去,雖說大頭走水路更經濟,但是陸路也有走;
另一方面,茶寮碼頭一期工程之前就已經正式竣工,現在二期工程啟動,已經算得上初具規模,附近好幾個縣市的物資來往基本都從這兒過,茶寮希望集團自身既做裝卸、倉儲,也做餐飲住宿,還有利潤相當大的一塊——運輸。
馬東強的車隊現在可是兵強馬壯。
茶寮不一樣了,茶寮人不一樣了。老村長早起繞著村子逛了一圈,又進陳列室把各級領導的題字都檢查了一遍……這是他現在每天的習慣。
一切如常,老人回來在路邊找了條長椅坐下,翹首朝遠處張望著……
在他身後不遠,就是現在大概到市一級都數得上的茶寮希望小學。
十六名教師不算多,但是運動場,音樂教室種種配套齊全先進,擱這年頭就真有點嚇人了。現在在這裡上學的不止茶寮的孩子,還包括周邊幾乎絕大多數村子的適齡兒童。
朗朗的書聲從教室裡傳出來,這是老村長現在每天最愛聽的聲音。當初茶寮還很窮,大夥都不怎麼願意孩子上學的時候,他就一力主張弄好學校,所以現在,老人真心叫一個老懷安慰,加滿心憧憬。
不過,今天的讀書聲有點亂。
一向還算乖巧勤奮的孩子們,今天一大批心不在焉。尤其茶寮本村的孩子,他們好些一早就是穿著原本預備過年才穿的新衣服來的,現在心思也不在,嘴裡念著課文,眼神卻一直往窗外飄。
“我才不怕新衣服髒了。”豆倌得意說:“我爹說了,要是髒了就再買一身,反正不差錢。”
“咳。”
講臺上,今年剛從中專畢業過來的年輕女老師輕咳了一聲,提醒開小差的孩子們注意。
她原本是想訓斥幾句的,想想,又算了。看得出來,今天對於這些孩子們就像是一個節日。
說實在的,今一早的課,就連老師們自己的眼神都時不時跟著孩子們一起往窗外飄,他們都沒見過那位江老師,可是打從來了茶寮希望小學,關於他的一切,早已經連耳朵都聽出繭子了。
同樣是老師,他們也好奇,那個能把老師做到這份上,能讓孩子們總是想念,讓村裡大媳婦小姑娘總是念叨,讓全村人敬服擁戴的江老師,到底是什麼樣子。
在茶寮,老師深受尊重和優待,基本什麼事村裡都讓著……所有老師都知道,這一切,都跟那位江老師密切相關。
“車!哎呀馬叔的車回來了。”
哞娃兩手抓著窗欄,站在上面興奮地大聲喊。
扭回頭,看見老師的嚴厲的目光……還在上課呢。
“對不起,丁老師,我錯了。”哞娃眼神慚愧道。
就這,都是基本操作,以前江澈教的,江老師說如果犯了錯,惹不起,那麼認錯一定要乾脆,要誠懇……反正又沒損失。
講臺上,小丁老師板著的臉突然繃不住了,笑起來,說:“行啦,別跟我裝模做樣的,你們幾個……去吧去吧。記住下堂課必須回來啊。”
“謝謝丁老師。”
一陣喜悅的回應,哞娃、豆倌等一批江澈親手帶過的孩子剛從教室裡衝出來,一眼就看見了等在門口,跳級上課的曲冬兒。
“冬兒,哇,你戴那個蝴蝶髮夾了呀?”
孩子們都知道,曲冬兒打從暑假回來,就有一個漂亮的蝴蝶髮夾,平時捨不得戴,而且誰都不讓碰。
“嗯。”曲冬兒開心點點頭,說:“快,咱們到村口去。”
一身後來港城買回來的漂亮衣裳,曲冬兒擰身第一個朝前跑去,一群孩子甩著胳膊,像一群小馬駒,撒歡似的奔向村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