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城,宜家門店。
代理商和老外們知道江澈並沒有“徹底決裂”然後將進口家電下架的想法,都是一陣輕鬆和欣喜。
“這個時代的中國是開放的,我們早就已經不玩閉關鎖國那一套了。”江澈說:“從本心來說,我當然也是一樣的態度,首先我是一個商人,其實我相信只有競爭才能讓企業進步……”
說了一通大道理,江澈話鋒一轉,“但是接下去怎麼合作,就要看各位的誠意了。總不能你們威脅過我,我回過頭就當作沒事……”
“那江總你的想法是?”
“要錢。”江澈說:“我這麼辛苦,受了這麼大委屈,除了錢,再沒有什麼能撫平我的傷口了。”
“要……多少,怎麼要?”
面對偌大的中國市場,大好的機會,但凡能談,代理商和老外們其實都願意談下去。要知道關稅的下調也是他們的公司和政府使了大力氣才得到的,而這一年日苯松下的口號,是這樣的:
【不惜30億美元也要佔據中國彩電市場的絕對份額】
【打敗一個企業,擠佔一個行業】
不管這是不是大話,至少決心在那裡。
“首先,據我所知明年政府下調進口家電的關稅,預期是從35.9%降到23%,而你們之前給其他銷售商的報價,比之前下調了5%左右。”江澈目光掃過去,笑一下,“我要10%的下調,然後維持售價和其他銷售商一致。”
為什麼售價要一致?因為如果宜家相應地進一步下調進口家電售價,固然市場份額會更大,但是對於國產家電的打擊,也會更大。
進口商品的高價格從來都是對國產企業的一種保護。
當然,這個條件如果打成,首先的一個結果就是宜家的利潤會更高,漸漸會越來越強大。
這相當於在談和的時候給土匪送錢送糧,養匪為患……它是外商和代理商們不願意看到的。
“不可能的,江,我們沒有這麼大的權力……”一名老外說著有些蹩腳的普通話。
“那我只好繼續委屈下去。”江澈說:“今天就談到這裡。”
老外:“……”
江澈起身,“這樣,你們商量一下,再聯絡下總公司,我出去打個電話。”
江澈出門打了一個電話,知道那邊的情況:鄭忻峰和林勝利拿著搶來的車鑰匙,攔著司馬鵬澤和程曉不讓走,也不讓打電話。
就是這麼野蠻。
“要是你待會兒整不服他,我可就完了啊。”鄭忻峰說:“我估計米國大使館都有可能找我。”
“放心,我一定不讓他們找你。”
掛上電話,江澈先去旁邊辦公室喝茶,坐了一個朵小時。
等他再回到辦公室的時候,代理商和外商們自己就已經著急,沒做太多掙扎答應了他的條件。因為他們算算,自己怎麼都還是賺的,更因為他們沒辦法拒絕。
江澈當場讓人送進來早先預備好的合約,當場簽了。
收起來一摞合約,江澈笑著說:“再第二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