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九十六、武聖後裔 (1 / 2)

次日,從北京送來的情報讓趙雲焦慮的情緒得到緩解。

吳三桂的兵馬已經抵達北京城外,並且和戚志光裡應外合,大破闖軍右翼,殲敵俘虜四萬餘人,生擒右軍主將劉芳亮。

“哈哈……太好了,平西伯麾下的將士果然精銳!”

趙雲拿著情報下了山坡來尋找霍去病,告知了他這個好訊息。

“去疾,殿下派人送來戰報,朝陽門取得大捷,闖軍撤走圍攻東面的人馬,自缺一隅,京師已經恢復了與外面的來往,正在積極補充彈藥與箭矢。”

霍去病正躺在河邊睡懶覺,聞言爬起來道:“既然不用急著回北京救援了,咱們兄弟便好好陪劉澤清玩玩,讓他知道什麼是兵不厭詐。”

“去疾兄弟有何妙計?”趙雲一臉期待的聆聽。

霍去病壓低聲音將計劃道來:“咱們先讓劉澤清以為這是失街亭,回頭給他來個定軍山,你我兄弟這般行事,定然可以獲得一場大勝……”

趙雲聽完後豎起大拇指:“厲害了我的兄弟,你是有勇有謀啊,莫非你是冠軍侯再世?”

“儘量學習先祖吧,至少不能丟了他的威風!”

霍去病懶洋洋的打個呵欠,瞬間就變的精神抖擻,戴上兜鏊,披掛盔甲高聲下令:“太子殿下有旨,限我們四日之內返回北京,否則全軍扣罰軍餉半年。”

“啊……這、這徐州戰況膠著,咱們難道就不管了麼?”

“徐州咱們管不過來,還是先保住北京吧,咱們的家眷可都在城裡呢,萬一被闖軍破了城,怕是妻兒老小就遭殃咯!”

“徐州城就留給南京來的將士防禦吧,只是看他們這副鬆鬆垮垮的樣子,只怕要讓子龍將軍犯難了。”

“全軍向西奔碭縣,繞過劉澤清的人馬撤回北京。”

霍去病翻身上馬,長槍一揮,帶著三千騎兵絕塵而去。

“報……啟稟將軍,霍去疾率領騎兵向西奔碭縣而去!”

劉澤清很快就收到了霍去疾撤退的訊息,拿著千里鏡觀看後喜出望外:“哈哈……天助我也,這支騎兵走到如此匆忙,定然是北京戰事緊張,所以才匆匆撤走。將士們,給我集中力量全殲山坡上趙子龍率領的人馬。”

“表哥,我看此事有詐,不可輕舉妄動!”

一個身高不足七尺,年約三十出頭,留著精緻鬍鬚,雙目中透著狡黠的武將出列勸諫。

此人正是劉澤清的遠房表弟曹阿蠻,老家鳳陽府亳縣,剛剛於三日之前投奔從軍。

劉澤清問他為何以前不來投奔自己,現在自己被逼的造反了,他卻又來投奔,是何道理?

曹阿蠻抱拳施禮,慷慨激昂的表明志向:“大丈夫生於亂世,當有一番作為,小弟覺得大明已經是日薄西山,用不了一年半載就要改朝換代,所以懶得為明朝效力了。

但現在表兄既然揭竿自立,小弟就必須出仕幫你謀一條出路,正所謂富貴險中求,大丈夫豈能鬱郁久居人下?小弟願竭盡所能,助兄長謀一番大業!”

劉澤清雖然對這個表弟的本事有些懷疑,但還是念在血緣關係上封他做參將,跟在自己身邊出謀劃策。

劉澤清聽了曹阿蠻的建議,不耐煩的揮揮手:“你才剛入軍中,知道什麼叫兵法?表兄我用兵幾十年,難道還不如你麼?你看霍去疾的騎兵行色匆匆,連營寨都沒拔,帳篷都捨棄了,定然有緊急敕令,他能有什麼詐?”

被任命為軍師的馮英也是撫須道:“年輕人,你還太稚嫩啊,想要有所表現值得鼓勵,但人貴自知之明,可不要亂出風頭!”

劉澤清手下頭號悍將關登抱拳求戰:“主公和馮大人言之有理,此刻不趁著霍去疾的騎兵匆忙撤走,趙子龍在山坡上孤立無援,將之一舉殲滅,等別處的明軍增援之時悔之晚矣。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末將願為先鋒強攻山坡上的明軍!”

劉澤清擊掌叫好:“終於有人不怕趙子龍的銀槍了,關將軍勇氣可嘉,等滅了趙子龍這支隊伍,老子重重有賞!傳我命令,全軍殺到銅山腳下的土山周圍,把趙子龍的人馬給我圍他個水洩不通!”

劉軍中響起嗚咽的號角與震耳欲聾的顰鼓,三萬五千劉軍揮舞著刀槍,高舉著“劉”字大旗,從四面八方的殺向趙雲屯兵的土山,圍了個水洩不通。

曹阿蠻的第一次建議就被拒絕,心中悶悶不樂,策馬跟在最後面悄悄嘀咕:“唉……不聽我曹阿蠻的金玉良言,怕是這次要吃大虧咯!”

趙雲屯兵之處是一座小土山,高度僅有一百五十丈左右,嚴格來說只能算是一座土丘。

但好在這座土丘面足積夠大,方形的丘頂南北長六里,東西長五里,在遠處看彷彿一座灶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