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大營。
先是劉宗敏被李元霸埋葬在西山腳下,接著又是右翼軍主將劉芳亮遭到生擒活捉,兩場大敗損失了近十萬人,連續的慘敗讓闖軍士氣低迷,軍心不振。
再加上軍中的瘟疫愈演愈烈,每天都有數百名死去或者重症的鼠疫患者被悄悄扔進了西山腳下的山溝裡,這讓闖軍中開始出現大量逃兵,連續幾天都有人藉著夜色的掩護逃離闖軍大營。
李自成得知訊息後勃然大怒,命親信宋萬敵率領三千御林軍騎乘快馬晝夜巡弋,只要發現潛逃者一律就地格殺,在連續砍了近千名首級懸掛於各營警告之後,逃跑的風氣才得到遏制。
李自成接受宋獻策的建議,撤掉了圍攻東便門和廣渠門的隊伍,不再攻打北京東城牆,自缺一隅,依然不放棄攻破北京的希望。
在連續整頓了兩天的軍紀後,李自成於這日清晨在帥帳召開全體會議,五路闖軍的將領與謀士全部出席會議。
右路軍僅剩一萬五千餘人,李自成只好從中權親軍調撥了兩萬給右翼軍,由右軍第一悍將羅虎暫任主將,谷可成、張能等人作為輔佐。
臉色焦慮的李自成居中端坐,左右丞相牛金星、宋獻策分立兩側。
“我軍連戰失利,先折損了大將軍劉宗敏,之後制將軍劉芳亮又被生擒,以至於軍心萎靡,士氣低落,形勢對我們大順越來越不利了,諸位有何高見扭轉局勢?”
身材高大,面板泛黃的李自成端起茶碗呷了一口,掃視了一下兩旁的文武官員,肅聲詢問。
李自成話音剛落,軍師李巖便站了出來,抱拳道:“陛下,我軍已經失去最好的機會,明朝氣數未盡,隨著朱由檢跑到南京,想必明朝的各路援軍將會陸續抵達。而我軍卻士氣低沉、瘟疫日增,大勢漸去,再留下來只怕局勢會越來越惡化,不如趁著明軍尚未緩過勁來,主動撤回山西吧?”
聽了李巖的話,李自成露出憎惡的眼神,煩躁的道:“撤退不就說明我們失敗了麼?朕是讓你們想個破城之策,不是讓你動搖軍心的!”
李巖據理力爭:“陛下,除了吳三桂的援軍已經到了北京之外,據斥候稟報,黃得功、高傑兩路兵馬距離北京也只剩三四百里路程,估計再有三五天便可以齊聚北京城下,到那時咱們即便想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左丞相牛金星出列,陰惻惻的盯著李巖道:“李軍師,我軍雖然連輸兩仗,可還有接近四十萬人馬,兵力依舊遠在明寇之上,你現在就唱衰大順,意欲何為?”
“我是為了大順著想,根據局勢分析做出的判斷,我能有何用意?”李岩心中不忿,據理力爭。
牛金星咄咄逼人:“陛下是讓你想辦法扭轉局面,不是讓你動搖軍心,打擊士氣的!”
“好了,不要吵了!”
李自成重重的一掌拍在帥案上,氣呼呼的盯著李巖道:“我軍曾經攻破廣寧門,距離殺進紫禁城只有一步之遙,你現在讓我撤兵給明朝苟延殘喘的機會,你讓我如何對得起死去的劉宗敏,如何向三軍將士交代?”
“陛下,可是兵無常勢,為將者當審時度勢,根據局面作出變化。”
李巖據理力爭,企圖說服李自成接受自己的建議,“我們已經失去了最好的機會,現在的明軍士氣高漲,軍容整齊,憑藉著北京城的堅固城防,破城希望已經極其渺茫了。”
“你給我出去!”
李自成勃然大怒,將手裡的茶盞重重的摔在地上,碎了一地陶片,“來啊,給我把李巖叉出去!”
右丞相宋獻策急忙出來勸阻:“陛下息怒、息怒,李軍師也是為了咱們大順著想,雖然說得有些難聽了,但現在局面確實不利於我軍,必須儘快拿出良策,否則等各路明軍齊聚,想要攻破北京就更難了。”
牛金星冷嘲熱諷的道:“前幾天侯恂來談判,我就說把他殺了祭旗,或者扣押在軍中,你們非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現在又來說這說那……嘿嘿……”
宋獻策反唇相譏:“侯恂已被朱由檢關押在大牢多年,咱們殺了他也沒用,還會讓天下人笑話。這仗又不是侯恂打的,倒是牛丞相提出的條件太刻薄,讓明廷無法同意,以至於我軍現在進退維谷。”
侯恂來談判的時候,宋獻策和李巖主張放緩條件,請求大明朝廷冊封李自成為順王,裂土自治,把陝西、山西以及關西七衛等地劃給大順,詔告天下,並且大順朝廷不用嚮明朝廷繳納賦稅。
而牛金星則建議李自成嚮明朝廷提出以下要求:明朝廷承認李自成的帝位,將太行山以西的陝西、山西兩省,以及四川、河南全部劃給大順;另外明朝向大順俯首稱臣,歲歲納貢。
李自成的志向不是裂土封王,而是君臨天下,在和部將商量之後採納了牛金星的建議,向侯恂提出了明朝承認大順朝廷、天下中分,大明稱臣納貢的三點要求。
侯恂知道自己是來拖延時間的,並不是真正的談判,因此並沒有拒絕李自成咄咄逼人的條件,而是一臉玩味的表示要回去向監國太子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