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彩色螢幕?
車是用來開的,不是用來看的。
一輛車最重要的是穩定性,老款的單色螢幕技術成熟,穩定性強,價格又便宜,而且想要他顯示的東西,他也都能顯示出來,又何必去設計一塊嬌貴的彩色液晶螢幕呢?
那種東西不用想都知道,故障率一定會很高,而且實用性極低,不過就是譁眾取寵罷了。
可是當李牧真把這東西造出來的時候,大家才發現,原來彩色螢幕竟然有這麼多的用處。
它不但可以顯示更多更全面的車輛細節,同時還能提供一套非常好用的人機互動感受,源自Keye技術、在李牧的要求下,重新做了產品設計的導航系統,也同樣令人感到驚豔無比。
這個時候,他們才意識到,原來李牧的思維模式不是另類,而是超前。
大家以為的汽車領域門外漢,其實對汽車,有著比所謂專業人士更精深的認知與瞭解。
其實,李牧和馬斯克其實是一類人,他們都不太喜歡在行業的框架內做事情,而且都喜歡搞點突破和跨界的融合。
馬斯克沒搞特斯拉之前,誰也沒想過,汽車總控臺可以用一塊觸控式螢幕全解決,更沒想過,膝上型電腦裡的18650電池,可以拿來做電動車的儲能單元。
李牧做汽車也不想在汽車製造廠商的思維裡考慮問題,畢竟他也不是一個從汽車製造行業出身的人。
和馬斯克一樣,他都是從更高精尖、更注重科技發展,更注重使用者體驗的網際網路行業,跨界到汽車領域的人。
他們與傳統汽車行業的人,有著完全不同的思維與做事方式,所以當他們跨界來到汽車領域的時候,他們對汽車領域原本的這幫人,其實形成的是一種降維打擊。
這個世界上無論做什麼生意,都一定要最深度的瞭解使用者需求,並且最深度的迎合使用者需求。
所以傳統的車企,更像是手機領域的諾基亞,而特斯拉,更像是手機領域的喬布斯。
李牧現在扮演的也是這樣的一個角色。
他現在拿出的這輛車,對汽車領域的衝擊,相當於喬布斯當年拿出的第1代iPhone,對手機領域造成的衝擊。
牧野極光,讓日本、德國以及美國的汽車公司,在短時間內,感覺到了兵臨城下的緊迫感。
尤其是日本車企。
無論是豐田、本田、還是日產,他們能夠暢銷全球的根本原因,主要就是價效比非常均衡。
就拿全球利潤最高的汽車集團豐田汽車來說,他們的車效能不會太強,外觀不會太好,價格也不會太便宜,但品控做的不差、安全性也不差、燃油經濟性做得又很好,所以綜合起來,它就是在全球汽車市場裡價效比最高的一個品牌之一。
但是現在對豐田來說,牧野極光似乎在很多方面,都要比他們高出一頭。
別的不說,光是牧野極光的外觀和內飾,就已經通殺全球,沃爾沃的技術也並不比豐田差出多少,雖然燃油經濟性上和品控上要比豐田差一點,但是反過頭來安全性又比豐田強出一截。
至於科技感上,牧野極光更是一騎絕塵。
別的不說,就中控臺那套液晶螢幕,就已經趕超了90%的車型,更不用提背後的人機互動系統,以及Keye的地圖與導航。
一夜之間,李牧就提高了汽車科技感,這5個字的門檻。
在得知牧野汽車使用的人機互動系統,其實是源自牧野科技之後,無數車企紛紛向牧野科技發來合作請求,希望牧野科技能夠將人機互動系統作為一套公開系統進行有償授權。
除此之外,他們也想從牧野科技手裡拿到Keye的授權。
因為,如果他們也想做車載導航,他們除了硬體和軟體之外,還要解決資料的問題。
數字地圖,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而且現在在全球範圍內還都是剛剛起步,Keye則是一騎絕塵。
如果拿不到keye的資料授權,就算他們解決了軟體和硬體,也解決不了地圖資料的問題。
自己測繪顯然是不可能的,測繪的工程量極大,保證地圖的定期更新工程量則更大。
可是,牧野科技卻立刻給予全球汽車製造業一個讓他們絕望的回覆。
首先,無論是牧野科技,還是牧野科技持股的keye,在汽車領域都獨家與牧野汽車一家汽車企業服務。
其次,牧野科技在人機互動系統、車載導航系統、車載彩屏總成上,有多項技術專利,這些技術專利也全部不對外進行授權。
這一下,就把汽車企業追趕的步伐,拖到了兩年以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