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期節目裡,輕鬆的、搞笑的部分減少了不少,但是,每個人在各自的工作裡,都完全呈現出了跟節目裡以往不同的那一面。
包括陸嚴河也是。
網路上,大家議論得最多的就是藝人們在工作中的那一面。
無論是溫圖爾·瑞凡因為時間安排,差點要取消《之行》的專訪,彭之行主動更改專訪方案,把這一次專訪放到了她兩個工作之間的車程裡,讓專訪得以完成,還是柳智音在街拍時,因為造型師帶來的服裝出了問題,差點無法完成品牌方的要求,最後靠著柳智音和設計師兩個人現場溝通,做了改動,讓拍攝得以完成……
在這一期節目裡,李真真展示的主題詞叫做“應變能力”。
一期節目下來,風格與以往大改,直到最後部分,眾人在餐廳齊聚,光鮮亮麗了一整天的藝人們,重新迴歸原來在節目裡那種熟悉的風格,他們又脫下了男神和女神的外衣,繼續鬥嘴,互噴。
陸嚴河很喜歡這一期節目裡呈現出來的內容。
它沒有完全按照時間線去推進,而是用這樣的主題詞,去串聯整個三天裡發生的故事。
但這恰恰又是最合適的方式。
因為九個藝人,又行程這麼趕,不像過去的節目,是一起行動,或者分批行動,每個人的鏡頭都好控制,如果這一趟還按照時間線來剪,說不定一期節目播完,他們節目裡的時間都沒有過去三個小時。
這一期節目裡,資訊含量極大,非常適合做成那種截圖和小影片,在網路世界傳播。
話題一個接一個的上熱搜。
而這也是陸嚴河第一次在國內被這麼大範圍地注意到,他在海外的真實影響力。
李躍峰都甚至問他:“你在歐洲那邊這麼火嗎?這麼多人來給你接機,我感覺都可以跟那些好萊塢的大明星比了。”
陸嚴河笑了笑,沒說話。
他對李躍峰還沒有那麼放心,也不想跟他說自己找了託的事。
但他這一笑,就讓別人覺得,他是在預設了。
江軍說:“嚴河這幾年連續有很受關注和歡迎的作品出來,幾乎沒有空窗期,在歐洲那邊有很多人喜歡他很正常。”
“而且他正好是去參加電影節的嘛,那段時間,機場的粉絲很多的。”陳碧舸也說了一句。
他們兩個都是在給陸嚴河在海外受歡迎這事墊一下,讓大家相信這件事的真實性。
李躍峰有些羨慕,說:“也不知道我什麼時候能夠達到嚴河這種高度啊。”
他忽然想起來什麼,看向陸嚴河。
“你下次有角色記得找我。”
陸嚴河點頭。
“《十七層》播出以後,來找你的戲應該更多了吧?”陳碧舸問,“但是我這一年好像沒有怎麼看你有戲播出?”
李躍峰:“有,《爆花針》,票房還挺高呢,七個億的票房。”
陳碧舸反應了過來,“哦?那部電影是你演的啊?我知道,但我還沒有看。”
李躍峰臉上有些驕傲和得意。
“是啊。”說完,他又想到了什麼,嘆了口氣,“但是,在那之後,來找我的劇本都大同小異的,一直沒有再碰到什麼好劇本。”
《爆花針》這部電影確實也是比較特殊,在業內一般被認為是營銷的成功,而不是電影本身質量的成功。
李躍峰掛了一個七億票房電影的男主角名號之外,似乎也沒有吃到太多的紅利。
不僅是他,張瀾也一樣。
這種現象在業內還挺少見的。
一般來說,電影取得巨大成功,主演一定是最受惠的。
這種情況,最後也被大家歸結於,這部電影本身不是太受觀眾的喜歡,看過也就看過了,粉絲和角色濾鏡轉化率不高。
相比之下,《暮春》的電影只有五億,比不上《爆花針》,可這部電影帶給陸嚴河的粉絲,是巨大的。他龐大粉絲群體裡面,女友粉的那一部分,幾乎一半來自《暮春》,一半來自《六人行》,而《黃金時代》和《鳳凰臺》裡那兩個配角則是一開始的白月光。
相反,李躍峰在《十七層》這部劇裡,受惠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