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峰有些不解。
媽媽問你在跟誰打招呼呢。
黃峰搖頭,沒有說。
他又走進了他的房間。
他走進去之前,鏡頭給了媽媽一個虛景。
媽媽抬手擦了一下眼角,動作很輕。
像是在擦眼淚,但資訊給的不是那麼明確。
黃峰沒有看見。
他走到牆壁前面,上面有他和哥哥標記身高的數字。
他自己背對著,用手記錄了一個位置,然後轉頭看了看。
這一次手落在的位置,比上一次紀錄的地方高了一點。
他就笑了起來。
電影就到這裡戛然而止。
結束。
一陣輕柔的音樂響起。
陸嚴河深吸一口氣。
黃天霖對劇本、尤其是劇本的後半段做了很大的刪減。
但是,這樣一來,電影更加簡單,表達的情緒也更加集中了。
這就是一個少年的成長、迷惘,一個普通家庭的變化。
沒有任何的說教表達,也沒有任何強行賦予的時代和社會意義。
然而,陸嚴河看完之後,內心深處卻有一種微堵的滯澀感。
是因為他想到了很多自己的童年,同時,感到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無奈。
離開,留下,親近,疏遠,爭吵,和解……
《熱帶雨季》表達的其實是人與人之間最細微的那種情感變化。
陸嚴河特別感動的,是黃天霖沒有用這部電影去試圖講所謂原生家庭的痛和恨,太多電影講這些的。
他沒有去指責一個少年的憤怒離家,也沒有去指責一個母親不懂如何和自己孩子溝通,不理智的處理方式,他用一種明明“分開了、離開了”的方式,去講了一個“他們仍然是家人”的情感結果。
即使電影裡哥哥沒有回來,但是,就像黃峰最後抱著期待、相信哥哥馬上就會回來了一樣,作為觀眾,是相信哥哥會回來的。
就像人都會成長一樣。
周圍的掌聲如海潮一般湧來。
陸嚴河站起來,把黃峰直接抱了起來,轉過身,面向大家。
身後觀眾席上的掌聲更加熱烈。
陸嚴河轉頭去看黃天霖,這個從見第一面開始就很傲氣的年輕導演,竟然眼眶泛紅,正在偷偷擦眼睛。
希望晚上還能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