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擇日走紅> 第六百零九章 眼神變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零九章 眼神變了 (3 / 6)

“其實我早應該想到,提前在這邊僱好保鏢的。”

汪彪笑著說沒事。

他心想,就算你僱了,我們也不敢用啊。誰知道你們僱的是什麼人。

這種涉及到身家性命的東西,汪彪和陳梓妍都是統一的思路:寧願多花錢,買一份安保,也免得真出一些意外。

袁海問:“我看嚴河他一直一個人,他身邊不需要安排一個助理跟著嗎?”

“我跟著呢。”汪彪馬上說,隨即反應了過來,為什麼袁海會這麼問了,他笑著解釋,“在片場,除非小陸哥找我們,我們是不待在他身邊的,否則他要怪我們打擾他保持人物狀態了。”

袁海回過神來,知道是自己誤會了。

“原來是這樣。”

“袁總,《熱帶雨季》拍完以後,有什麼計劃嗎?”汪彪問。

袁海說:“計劃先去幾個國際電影節放映,希望能夠入圍國際四大電影節之一的主競賽單元吧,如果能夠入圍的話,對電影后面的宣發也更有利。”

汪彪點頭,問:“這部電影的發行公司定了嗎?”

“已經有好幾家公司來接觸過了,都還在談。”袁海說。

“中國有沒有電影公司來接觸?”汪彪問。

“有,當然有,實際上中國是對這部電影最感興趣的,好幾家公司都來問過,也都出了很高的價格。”袁海說,“但我對中國的電影公司也不是很瞭解,我還想問問你們的意見。”

汪彪有些驚訝:“現在有電影公司出高價嗎?”

袁海:“可能對於嚴河過去的作品不算高價,不過,對我們電影來說,屬於非常高的價格了。”

汪彪心想,《熱帶雨季》是文藝片,以陸嚴河過去主演文藝片的票房,大家都會算賬,那國內一般電影公司頂多也就是出到200到300萬美元之間的價格。

這個數字對《熱帶雨季》來說,確實算是一個很高的數字了。

汪彪說:“袁總,《熱帶雨季》這部電影,我們並沒有以別的身份參與到製作中來,回頭我跟梓妍姐報告一下,關於這部電影在我們中國的發行,或許她能給你更準確的建議。”

袁海點頭。

汪彪笑著問:“袁總,我看到您過去除了給黃天霖導演做製片人以外,其實你還做了其他幾部電影,有媒體說,你是馬來西亞年輕新人導演的伯樂,你是會專門去關注年輕的導演嗎?”

袁海點頭,“我們馬來西亞的電影市場並不大,電影產業也不完整,其實電影人挺難冒頭的。我想把我們馬來西亞的電影人推到更大的舞臺、讓全世界更多人認識,很多時候也有心無力。越南這麼多年,也就出了一個宋木清導演,再沒有第二個人,當然,他們至少比我們做得好,他們還有一個宋木清。”

汪彪點點頭。

關於袁海所說的這些,他其實挺有感受的。

他跟陸嚴河去參加過國際上那麼多電影節,除了那些有大導演、大明星、大製片廠在背後的電影劇組,其實也有很多沒有明星、不被媒體矚目的小劇組。

汪彪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在西圖爾電影節,他和陸嚴河一起去看了一部波蘭的電影。那部電影並沒有入圍主競賽單元,而是另外一個單元,排映的時間也不是很好,導演不出名,演員全部都是波蘭的演員,更沒有名氣。當然,因為電影節的關係,電影院的觀眾還是不少——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會說,電影節的氛圍會讓真正愛電影的人甘之如飴。

電影方做了一件什麼事呢?它非常貼心地在每一個人的座椅上,放了一份類似於廣告傳單式的小冊子,上面用英文和圖片對這部電影的主題、內容和導演拍攝的想法做了介紹,並對電影的主創人員有一個簡介。

後來,汪彪在一個報道里看到這個電影的製片人接受採訪,談及為什麼會準備這樣一個小手冊,製片人說:“因為我們這部電影的預算很有限,即使大家都希望能夠來到西圖耳跟大家見面,但我們無法支付這麼多人的機票和住宿費。我們也沒有充足的預算,去請媒體宣傳我們這部電影。我們只能用手上的一點點錢,做了這些手冊,帶到西圖耳來,讓看到這部電影的觀眾,多瞭解我們這部電影一點。”

汪彪聽著特別心酸。

小國,小劇組,預算捉襟見肘,依然希望被人看到。

電影從來不僅僅是一門藝術。

那個製片人在採訪中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希望能夠讓大家看到,我們波蘭也還在拍電影,我們有波蘭自己的電影人,有自己的電影文化。”

其實,任何一個國家的電影人,心中可能都有這樣的想法。

都是從自己開始,然後,不可避免地走進回溯自己人生裡的過去,回溯時代與歷史。

人之所來,魂之所歸。

汪彪對袁海笑著說:“我相信袁總你一定能帶著你們馬來西亞的電影走向世界的,其實你們已經走了很遠了,不是嗎?你之前製作的好幾部電影,其實都入圍了國際有影響力的電影節。”

袁海搖搖頭,笑了笑。

“這也不是入圍國際電影節就算是走向世界了的,電影這個行當,拿獎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在同行、在觀眾心中,有沒有分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