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擇日走紅> 第五百九十一章 太會了,這個人也太會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九十一章 太會了,這個人也太會了 (3 / 4)

雖然也不是正式的,只是在飯間進行的。

“宋木清導演的時間一直沒有定下來,等會兒下午我會再跟他的代表打個電話溝通一下,如果他的檔期實在安排得太滿,我們就不能一直等他的時間了,前面三天是電影人最多的時候,後面就陸陸續續地離開了,我們得確保先把這些人見到。”琳玉跟她的同事說,“你下午要儘可能的拿到每個人在荷西的時間,最好有他們的行程安排,能拿到多少是多少。”

“好的。”

“李彼,你這裡的重頭戲就是我們提前聯絡的三場電影人對談活動。”琳玉對李彼說,“這三場對談活動咱們不進行直播,壓力小一點,但是我們基本上要做到當天晚上就能把影片剪出來,第一時間上線播出,時效性是第一位。”

李彼點頭:“放心吧,我們這一次雖然只來了兩個人,但國內已經安排好了三組人排班,隨時有人可以接收我們傳回去的素材做剪輯。子杏姐那邊也支援了三個人來幫忙剪片子。”

“需要這麼多人剪片子嗎?”陸嚴河很吃驚。

具體細節,他也不知道。

李彼說:“這一次我們會要剪輯大量的二十秒到一分鐘的短影片,投放到各大短影片平臺,量非常大。”

琳玉解釋:“電影節的相關內容,以往都太曲高和寡了,除了真正的影迷,大眾層面其實是不感興趣的,除非是咱們自己中國人拿了獎,大家可能就出於好奇,點進去看一下。我跟李彼都認為,既然來了,就要想辦法把量推起來,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團隊,來從我們幾個小時的影片裡,選出適合短影片平臺傳播的金句,從而吸睛引流。當然,還有很關鍵的一點,我們這一次的報道活動是得到了蘭森便利店的獨家贊助的,人家給的贊助費很豪爽,我們也還是希望能給人家一個滿意的贊助效果。每個短影片裡,都會有蘭森便利店的品牌名字和標誌,量走起來,它的廣告鋪量也能走起來。”

陸嚴河恍然大悟,點頭。

“但是,你們這才兩個攝影師,拍得過來嗎?”陸嚴河又問。

“我們要是自己帶更多攝影師,沒有那麼多的經費,燒錢,一個人就要吃穿住行就要燒小十萬。所以,我們在當地僱了幾個攝影師,會跟我們一起完成所有的拍攝,我們四個人是四個小分隊。”李彼笑,“每一次出來都跟打仗一樣,練了一身本領出來了。”

琳玉也笑,指著這一次跟他們一起出來的兩個下屬,說:“他們都是能獨當一面的人了。”

陸嚴河豎大拇指。

他小聲跟陳思琦說:“我現在忽然覺得,你其實比我會會帶團隊。”

“你也用不著帶團隊啊。”陳思琦笑,“梓妍姐都已經幫你帶好了。”

陸嚴河:“跳起來的團隊現在做得真的很好。”

這不是陸嚴河對跳起來的團隊有濾鏡——當然,他不是說他對跳起來團隊沒有濾鏡,而是他這麼說,說跳起來團隊做得真的很好,跟濾鏡無關。

萬欣和李頌繁聽著桌上幾個年輕小孩說著他們工作的事情,也挺大開眼界的。

他們或許還挺了解過去傳統紙媒時代媒體人的情況,但這幾年媒體的變化實在太快了。

無論是載體,還是表現形式,都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趨勢。

只不過,以他們現在在演藝圈所處的位置,也用不著親自去了解周圍的環境到底發生了什麼具體的變化。無論是什麼事情,都有經紀人和團隊來幫他們處理。所以,很多老一輩的藝人,甚至都不怎麼用手機,更不用談了解現在的媒體環境具體是什麼樣的了。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很多的老一輩藝人只能依賴、信任自己的團隊,最後要麼對接出現失誤,要麼斷章取義地理解了意思,出現很多匪夷所思的錯誤。比如他們被告訴,最近最火的梗是XXX,卻沒有解釋清楚這個梗是怎麼個玩法,這些藝人想要體現自己“接地氣”的一面,於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玩這個梗,結果玩脫了手,一個本來是表達年輕人想躺平的詞,被玩成了年輕人不爭氣、不努力的說教,引發眾怒。

哪像現在他們聽到的跳起來團隊的討論。

其實也跟他們對媒體行業的瞭解大相徑庭。

以往各大媒體去做專訪,都是要做精品的,要把方方面面都準備好,同時,最重要的是如何寫出一篇深入的專訪稿件出來。那一篇稿子至少要打磨好幾天的時間,哪像這些年輕人說的一樣,當天採訪,第二天就要從素材裡做出可以公開發布的成品。

更讓他們震驚的是,以前的報道,是媒體根據受採訪者提出來的內容去選擇哪些用來發表報道。現在,他們的採訪都還沒有開始,就已經很清楚,他們要推什麼樣的內容。

“現在還真是不一樣了啊。”萬欣感慨。

李頌繁也忍不住問了一句:“全部做成這樣一分鐘左右的短影片,是不是也很難讓觀眾去完整地瞭解?”

“是。”李彼乾脆地點頭承認了,“但即使做成一個完整的專訪影片,現在的媒體時代,也沒有觀眾想要去完整地瞭解一個人。現在觀眾都是先透過碎片化的瞭解,對一個人感興趣以後,再去找這個人更多的內容來看。文字、圖片、短影片、長影片……現在媒體的形式太多樣了,觀眾們可以選擇的形式也太多樣了,我們跳起來什麼形式都要做,讓大家去選擇,但時間有限,我們要搶觀眾們對這些內容感興趣的時間,那就不能等電影節都結束了,才推出一年精品專訪稿,或者是推出一個專訪長影片,到那個時候,觀眾的注意力早已經轉移了,去關注別的東西去了。”

“先透過圖片、短文以及短影片,把宣傳覆蓋範圍開啟,吸引到更多可能對這些感興趣的人,讓他們知道有這麼一件事,知道荷西電影節開始了,這些電影人來了電影節,這些電影人他們曾經拍過什麼作品,他們又有什麼最新的想法和資訊。”琳玉說,“而我們有了這樣的資料基礎,後面再去寫長文、做長影片,也不會出現辛辛苦苦做了一兩個星期,最後沒有幾個人看的糟糕結局。”

萬欣恍然。

萬欣又問:“所以你們後面要給我們做的訪談,也是會以這樣的形式去傳播嗎?”

“是的。”琳玉點頭。

李頌繁:“難怪嚴河你的每一部作品都這麼火,你有一個很可怕的宣傳團隊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