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嚴河一點都不搞悶聲發大財、給人制造驚喜那一套。
綜藝節目就不是這種玩法。
一定要聲勢浩大,要把宣傳鋪開,讓熱搜常據榜單。
這樣才符合“爆”的印象,讓業內業外都為之側目。
於是,合同一簽,《演員的誕生》先發布了主持人和召集人的海報。
陸嚴河和彭之行率先掀起第一波討論度。
第二天,節目釋出了“一名導師+一名飛行導師”的名單:陳碧舸和黃楷任。
《胭脂扣》組合。
第三天,是陳玲玲和曾橋,《鳳凰臺》與《沉默之河》組合。
第四天,是商永周和符愷,《及時行樂》和《榮耀之路》組合。
一張張海報被公佈,一個個名字重新整理著大家對這個節目的認知。
這些名字組合在一起,讓業內感到錯愕。
畢竟,這些人,幾乎都很少上綜藝節目。
這樣一個配置,堪比一個主流電影節的陣容。
也有人戲稱“這檔節目乾脆改名叫《陸嚴河和他的朋友們》算了”。
確實,都是跟陸嚴河合作過的人。
可是,沒有人因此就覺得不想看了。
影視圈這麼多大咖匯聚在一檔節目裡,誰不想看看這到底是什麼玩意?
北極光影片。
鄭懷仁看著臨時開通的《演員的誕生》預約後臺資料,感慨:“還得是陸嚴河,能搖人,也能搞事情,這一套套的,每天都換著人帶節目上熱搜,這都還沒有開始進入正式的錄製階段呢,就搞得這麼大張旗鼓,真的牛啊。”
“做電影做不過他,做電視劇做不過他,現在做綜藝節目也要做不過他了。”有人笑。
鄭懷仁:“這個節目,換別人也能做,但肯定弄不來這樣的陣容。”
“這陣容太強大了,得花多少錢啊?”
“招商都還沒有開始,不過就現在這樣的熱度,你還用擔心沒錢?”鄭懷仁說,“贊助商只會搶著來送錢。”
“這樣的熱度,真的羨慕啊。”
“確實也是會營銷,這一天曝光一點,吊著人的口味,提高大家的期待,典型的未播先火了。”
……
與此同時,表演劇目,買版權,找編劇改編成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左右的本子。
這些幕後的工作,一個不能少。
大量的前期籌備工作,也需要大量地投錢進去。
幸好,這個節目拉上了嶽湖臺和北極光影片,加上陸嚴河的靈河,三家一起先將籌備經費湊了出來,不用去跟銀行貸款。
不過,為了緩解資金壓力,他們也趕緊啟動了招商。現在市場上對這檔節目感興趣的品牌一點都不少,不過,大家也是要看這個節目製作週期和時長的。
如果節目要到明年或者後年才播,誰也不會樂意現在就給一大筆錢出去,放銀行裡吃利息都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這些具體的事情,陸嚴河就懶得管了。
他也管不過來。
只不過他的代言品牌“百星”文具一早就來跟他們打了招呼,想要競爭這檔節目的冠名贊助的。
“百星”是陸嚴河代言品牌中,少有的走大眾路線的品牌,因為是做文具的,需要的就是知名度、國民度。
陸嚴河這檔節目,走的又不是那種搞笑戲謔的路子,“百星”覺得很符合自己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