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還是隻做原則性的把控吧。”陸嚴河說,“不準出現詆譭中國的內容,不準出現政治屬性問題,其他的屬於內容創作上的東西,我們就不提要求了,大家想怎麼改編,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陳梓妍鬆了口氣。
“你願意這麼想就對了。”
亞洲電視節雖然也會頒獎,不過,它的定位並不僅僅是榮譽性質。
更多情況下,它更像是一個大賣場。
每年都有很多的專案在這裡推銷,賣到其他國家去。
亞洲地區本身文化歷史背景都比較接近,不會像跟歐美差異那麼大,所以,影視劇也相對比較流通。
當然,在劇集市場,亞洲一直是韓劇做得最火,全亞洲都吃它那一套。
以前是愛情為王,現在是各型別賽道都全面開花,什麼題材都有,什麼題材都爆過代表作。
陸嚴河是特別明顯地感受到了,華語劇集在這裡真沒有韓劇受歡迎。
只有古偶和現偶兩種型別很受東南亞國家的歡迎。
很多專案都頻頻爆出“高價賣出”的新聞。那些價格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現在大家都把營銷這一套玩得很溜。真實售價是一回事,宣傳是另一回事。
陸嚴河在這邊待了兩天,又跟金彥淑見了一面,聊了聊《胭脂扣》改編成韓劇的事情。
針對陸嚴河的顧慮,金彥淑專門找人做了一個改編的大綱出來,跟陸嚴河溝通他們的具體改編思路,就是為了向陸嚴河證明,他們改編絕對不會把它變成一部“女權主義宣傳劇集”。
陸嚴河心中其實是越來越認可了。
到最後,雙方總算達成了初步一致,準備後續開啟談判了。
陸嚴河回到國內,第一件事就是去見了冰原影片的老闆李泉森。
當初他也說過,他想要把《胭脂扣》翻拍成劇集。
當時陸嚴河也是想要看看他們的改編思路再做決定,冰原影片那邊還找過苗月,想要讓苗月擔任編劇。
陸嚴河先跟李泉森說了TVN想要拍攝韓國版的事情,也提到了自己初步決定授權了,說完以後,才提出,如果冰原影片還想要繼續改編《胭脂扣》的話,就授權給他們。
李泉森毫不介意韓國同期改編韓版。
因為不可說的原因,韓劇現在根本無法正規進入國內市場,產生不了競爭。
於是,陸嚴河先跟冰原影片簽訂了《胭脂扣》和《人在囧途》的劇集改編協議。
其中,《胭脂扣》授權改編為一部劇集,《人在囧途》授權改編為兩部網劇。
三部劇的改編授權是打包出售,授權費共達2100萬,同時也包括後續的一些具體分成。
這筆授權費並不是進賬到陸嚴河自己的賬戶,而是公司收益。因為這兩部戲的版權在靈河,而不是陸嚴河自己的手上。
當然,靈河的收益很大一部分屬於陸嚴河。
陳梓妍笑著說:“當初你讓我入股靈河,我真是佔了便宜了。”
靈河的股東只有三個人,陸嚴河,陳梓妍,以及陳思琦。一開始是陸嚴河佔80%,陳梓妍佔20%,後來陸嚴河自己又拿了5%的股份出來送給陳思琦。
現在靈河的運營成本不高。沒有固定的營業場所,也沒有工作人員,就是一個空殼公司。這也意味著,公司的營業收入,幾乎都是純利潤。
陸嚴河沒有想到版權收入這麼賺錢……當然了,這主要是因為這兩部電影本身就很火,所以翻拍權才能夠授權出這樣的價格來。其實2100萬的授權價相對於這兩部電影本身的成功來說,已經不算高了,甚至可以說是低賣,之所以這樣的價格就給了改編權,主要是因為他們還享有後續各方面的分成。
主打的就是一個長線營收。
就像這兩部電影本身後續的很多版權收入,也一樣會細水長流地進賬。
陸嚴河幾乎都可以想到,等到未來某一天的某個時候,他作為演員的收入,可能遠遠比不上他作為一個IP的創作者所得到的版權收入。
當陸嚴河有了這樣一個念頭之後,沒有多久,又有一家老牌的話劇劇場來談把《胭脂扣》改編成一部話劇的合作。
《胭脂扣》這個故事,明明比《人在囧途》在票房表現上差很多,但是,卻似乎在改編授權上有著更大的空間。
當TVN最終以120萬美元買下《胭脂扣》的韓國版改編權後,陸嚴河再一次認識到了改編收入有多可觀。
靈河影視釋出了這條訊息,主打“文化輸出”這個宣傳點,向官方主要宣傳方向靠攏的同時,也是為了夯實陸嚴河的“國際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