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收視率繼續下跌,那可能就有問題了。
問題大了。
《六人行》第二季的製作成本可是多了一倍都不止。
這些演員們的片酬都漲了好幾個番,更不用說其他製作方面的經費追加。
當然,廣告也依然很多。
光是植入廣告就有三個。更不用說劇場冠名那些了。
京臺現在可不願意《六人行》第二季崩盤。
所以,第一集播完以後,很多觀眾都表示難以接受陳子良代替陸嚴河出現在第二季中,京臺看到這些聲音,也很為難。明明知道一個新角色的出現肯定會招受不待見,但是這一刻也仍然還是忍不住思考一件事,是不是陳子良太不行了,所以才會罵聲如潮?
陳子良這一次的情況該怎麼說呢,其實很多人都知道,他演第二季就是等著被罵的,就是看能堅持多久。
因為一旦觀眾對陳子良建立了熟悉度,開始接受他的存在,那他就會開始享受到這部大熱爆款帶給他的助益。
但是,他的堅持是需要付出很多代價的。比如前期要遭到鋪天蓋地的質疑,也會因此而波及到別人。可能他甚至都堅持不到柳暗花明的時候,就被罵得翻不起身了。
也正因為如此,陳子良才想要來一把彎道超車,透過塑造一個自己因為是新來者、所以在劇組被排擠的形象,來獲得觀眾的同情和同仇敵愾。
這是一個彎道超車的辦法。
可以儘快地讓觀眾接納他,而不是把他當作一個新人者,審視他。
然而,事情卻無奈地翻車了。
這個事情並沒有如他所想的那樣,順利地在媒體釋出會上揭露劇組其他演員們聯合起來排擠他、針對他的現象,反而被詹芸給懟了回來。
陳子良差點就沒有忍住當場質問詹芸,難道你們沒有故意排擠我,疏遠我,當我不存在嗎?
陳子良又不是一個傻子,他在劇組裡被大家怎麼對待,他心裡面當然也有桿秤。
只是他自己也知道為什麼大家對他的態度這麼疏遠。
他想要給自己加戲的事情,並沒有瞞住。這是最核心的原因,陳子良自己心裡面也清楚。只是這種事情,他當然不會說。
他不過是找到了這件事情對他有利的一面,想要借題發揮。
陳子良的處境變得很難堪。
因為第一集的收視率高開低走,偏偏首播之後,被罵得最狠的就是他。
那這兩件事聯絡在一起,就成了他是造成這個收視率高開低走的人。
週六這天,陳子良仍然跟著大家一起去做宣傳。
這是早就安排好的。
《六人行》第二季,京臺給他們安排了非常密集的宣傳活動,就是為了給這部劇抬轎子。
陳子良跟大家在後臺集合。
他一出現,剛剛還歡聲笑語的氣氛瞬間就凝固了。
再也沒有人開口說笑話。
見到這種情況,陳子良冷哼一聲,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戴上耳機,也懶得跟他們打招呼,自己掏出手機,旁若無人地刷網上各種訊息。
其他人也都拿出了手機。
幸好這是一個工具很發達也很便捷的時代,所以,有一個很討厭的人在場,也不用因為他的在場就真的一句話都說不了了。
嘴上不能說的,可以用手機在群裡面說。
詹芸:真的煩死這個人了,為什麼還要讓這個人參加我們今天的宣傳活動?這麼多人都在罵他,都不想看見他,難道京臺就沒有看到嗎?
柏錦說:忍忍吧,不管怎麼說,他也是第二季的主演之一,而且,他的知名度和人氣都比我們高,京臺也是希望能夠發揮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詹芸:要是他真有那個本事,還來演咱們的戲幹什麼,直接接一部大男主的戲,讓整個劇組上上下下都圍繞著他打轉好了,也用不著在我們這被“排擠”。
詹芸:真噁心,這男的,怎麼說得出口這種話。
溫明蘭:咱們也確實不怎麼搭理他。
詹芸:不搭理他就是排擠他了?我靠,能不能講點道理了?他怎麼不反思一下自己為什麼不被我們搭理?昨天那個記者提問的時候我就差點沒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