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行,一般很少能有什麼訊息捂得嚴嚴實實,完全捂住風聲。
像陸嚴河這樣風頭正盛的演員,更是備受業內關注。他的檔期是所有影視公司都想要一手掌握的資訊。
不過,各大公司這半年來給他的公司送了大量劇本,卻幾乎全部都被他的經紀人婉拒了。
這讓影視公司和平臺都很無奈。
可是,以陸嚴河現在的行情,出現這樣的情況又很正常。
金鼎獎得主、一番收視率破2的大劇、人氣雖然遜色但熱度堪比頂流、演技備受認可、個人形象到頂、社會評價極高……這些Buff都疊加在陸嚴河的身上,讓陸嚴河成為演藝圈獨一份的存在。
而他的編劇身份,又讓他在演藝圈這行有了更特殊的定位。給他送劇本是一方面,《六人行》播出以後,很多影視公司都甚至來跟他約專案了。
很多人都知道,陸嚴河手上有兩個正在籌備的專案。
一個是類似《六人行》這樣的情景喜劇。
一個是類似《十七層》這樣的“大逃殺”題材劇。
後者到底如何,還要先看《十七層》的播出效果。
前者成了被更大影視公司都盯上的肥肉,想要搶奪到自己手中。
為了這個,很多人都想要見到陸嚴河。只是陸嚴河這個人太難聯絡上,兜兜轉轉還是要去找陳梓妍。
陳梓妍也放出了一點風聲,關於這部劇的合作,目前最有意向的合作方是北極光影片,人家給出了非常優渥的條件,陸嚴河正在著重考慮跟北極光影片進行合作。
陸嚴河這些動靜在業內傳得沸沸揚揚,尤其是傳統電視臺,都想要複製《六人行》在京臺的收視率奇蹟。
所以,一聽說陸嚴河的首要考慮物件是北極光影片,不怒反喜。
他們也不像京臺那麼貪心——事實上,在《六人行》之後,陸嚴河編劇的情景喜劇肯定也不可能再像《六人行》一樣只做集均五百萬元成本的戲了,肯定是最頂級的待遇,以2%的收視率來說,甚至一集給到兩千到三千萬的製作成本都不算高。
《六人行》在京臺重播都不下三十輪了,每一輪播出都是好幾百萬的廣告收入。
而這種趨勢眼看著還能繼續持續下去,畢竟,《六人行》現在都還沒有在影片平臺上線,大家想要看《六人行》,就必須在京臺看。
所以,《六人行》在京臺的重播率極高,一騎絕塵地帶動著收視率,甚至出現早上七點檔的收視率比當天晚上黃金檔的收視率還要高的盛況——當然,這種情況也只出現了一次,是個無法複製的奇蹟,儘管如此,也足以證明《六人行》的號召力了。
在這種情形下,其他電視臺很明白,陸嚴河的新劇不花業內頂級的價格,肯定是拿不下的。但如果像《六人行》一樣只做電視臺獨播的話,沒有影片平臺的分銷,分攤風險,一旦收視率不理想,那就是血虧,可能幾個億就直接石沉大海。為此,經過分析,他們也沒有再做電視臺獨播的美夢。
現在大家也都知道了,《六人行》能在京臺獨播,那是因為這個戲就是京臺自己投資製作的,成本低,撲了也就撲了,不會虧損。他們可沒有這種“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了。
陳梓妍聯絡陸嚴河,好幾家一線電視臺都聯絡他們,想要洽談新劇的合作。
這種時候,陸嚴河肯定是不能拿喬的。
他說:“梓妍姐,你幫我談吧,就說我正在拍戲和上學,實在抽不出空來,哪一家拿出來的合作方案最優,我們就跟哪家合作。”
陳梓妍:“他們都會派出至少是總監級別的高層來跟我們談,你不想趁這個機會跟他們認識嗎?跟他們認識,對你也有很大的好處。後面無論是你自己演戲,還是你編劇其他的作品,都要跟他們打很多交道的。”
“不急於這一時,梓妍姐,主要是我出現在場,你也知道我對這些不瞭解,容易露怯,仍然看出虛實,不一定給出那麼高的條件了。”陸嚴河自己已經做過分析,“你全權代表我去對接這些事情,到時候真需要有個轉圜的地方,也可以說我不滿意,他們也不能說些什麼,相反,如果我跟你一起出現,到時候他們就真能看出來我全在仰仗你了。”
陸嚴河的分析讓陳梓妍大為感慨——陸嚴河才短短兩三年,竟然就快出師了。
他對自己的自知之明,幾乎到了一種過於理性的地步。有的話,陳梓妍都礙於情面不好意思說出口,而陸嚴河卻可以自己想到這一層。其實,陳梓妍也是不希望陸嚴河馬上就出面的——之所以還來問陸嚴河,是相比起這件事,陳梓妍覺得更重要的不能讓她和陸嚴河之間出現不好的誤會。
如果她不問陸嚴河就直接自作主張地替陸嚴河出面做主,到時候有心人跟陸嚴河說一些挑撥離間的話,也許就會給她和陸嚴河之間的關係蒙上一層陰影。
圈內將藝人矇在鼓裡、自己攫取額外利益的經紀人不在少數。
陳梓妍不是這樣的經紀人,也不能被誤以為是這樣的經紀人。
前者是品行的問題,後者是人情世故的問題。
陳梓妍在跟各個合作方溝通合作事宜的時候,也在適時地放出一些關於陸嚴河的近況。
於是,陸嚴河接拍了一部新人導演的文藝片的訊息,慢慢地流傳了出去。
陸嚴河現在這個階段去接拍這樣一部電影,就像當初去拍《六人行》一樣,從輿論的角度,肯定是負面多於正面。
沒有辦法,國內的影視市場就是這樣。影視專案是有分級的,演員也是有分級的。如果陸嚴河是像顏良那樣剛走紅的男演員,他接拍《暮春》這樣的電影是好事,是電視劇演員像電影演員轉型,大家都會鼓勵,看好。但是,他是陸嚴河,已經不是剛走紅的新人了,他應該出現在大製作或者名導的作品裡,而不是一個新人導演的文藝片裡。
如果不是因為陸嚴河才剛剛拿出一部打了所有人臉的《六人行》,這個訊息一出來,負面的評價肯定會第一時間如潮水一般湧上來。
但因為有了《六人行》,這種不太好看的議論聲只在小範圍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