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智音練舞練得一身大汗淋漓。
中間休息,她用汗巾擦了擦汗,去喝水。
助理說:“陸嚴河又上熱搜了。”
柳智音有些驚訝,問:“這一次是因為什麼?”
“他在《年輕的日子》裡的一段備採。”助理說,“這已經是他這個星期第四次上熱搜了。”
柳智音點頭,“他這段時間話題有點多。”
助理笑著說:“智音姐,咱們要不要也做一些話題出來?”
柳智音看了看鏡子裡的自己。
這麼多年的訓練下來,她有著一副曼妙而性感的身材,身體的曲線玲瓏有致,常常被粉絲誇讚。
比起話題的運作,柳智音其實更熟悉這種努力去準備一個舞臺、在舞臺上綻放的方式。
但是,國內娛樂圈確實很重視話題、重視藝人在網路環境的“話題度”。
柳智音回國這一年來,對此也有了強烈的感受。相比起她之前在海外熟悉的偶像藝人的產業模式,在國內,並沒有成型的、配套的各種工作機會。
她的經紀公司甚至在幫她挑劇本,想要把她送到劇組裡演戲。
柳智音倒是不反感演戲,只是她對這種模式很陌生。因為一直沒有固定舞臺,沒有發行專輯的計劃,好像做什麼工作都只是在消耗她原有的一點人氣。幾乎沒有多少工作在為她加持。她的知名度確實是越來越大,然而真正被她吸引過來的粉絲卻沒有多少。
而很多合作方跟柳智音合作之後,對柳智音有一個很共性的評價,就是覺得柳智音的風格跟內娛不搭,太實,太當真。
這也是因為柳智音很少上“真人秀”性質的綜藝節目,以前都是“遊戲”性質或者是“訪談”性質。
她不太懂怎麼在“真人秀”上去做出一些“效果”,而她本人的性格也不太能出“效果”。
助理說:“陸嚴河現在這麼紅,要不智音姐你在節目裡多跟他接觸一下。”
第一期節目裡,柳智音沒有太出彩的表現,當然,比在其他節目好多了。她一般上其他節目都會被人覺得功利心重、太積極進取、讓人感到疲憊,惟獨在《年輕的日子》裡,因為大部分都呈現出“好吃懶做”的特徵,她這一點反而成為了她的特點。
柳智音搖搖頭,說:“我不想跟人炒話題,他那些話題也不是炒出來的。”
助理搖頭,“現在哪還有不炒就能爆的話題啊,背後都有營銷的。”
柳智音知道她說的也許是對的,不過,故意去營銷一些話題跟找到大家感興趣的素材去營銷是兩回事。
“智音姐現在好瘦。”
在第二次錄節目的時候,蕭雲就抱著她的手臂,一臉羨慕和嫉妒,“唉,我都長了好幾斤肉。”
“我看智音姐經常發自己在排練室的照片,每天都在練舞。”陸嚴河說,“你要不也多動一動。”
蕭雲:“你好意思說我,你自從拍完《鳳凰臺》就再也不運動了。”
陸嚴河:“我也沒有你愛吃啊。”
蕭雲:“……啊!”
她氣憤地尖叫。
其他人爆笑。
柳智音也笑得不行,拍拍蕭雲,說:“跳舞挺好玩的,你真的可以試試。”
“我要是這個四肢能跳舞的話,我就不當演員了。”蕭雲認真地說,“小時候我媽把我送去學過舞蹈,一個星期之後,老師就找我媽說,人要選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不要在不適合自己的道路上浪費時間。”
她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
大家再次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