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點了點頭,說:“三十二了。”
“看不出來啊。”徐明月說,“不都說演藝圈是一個很操勞的地方嗎?在你身上好像是反其道而行之。”
劉畢戈笑了笑,說:“那可能是我比較閒,不夠忙,壓力也不夠大。”
“怎麼會。”徐明月一下不知道該怎麼接了。
但劉畢戈已經自己接上了,說:“不過我確實也是剛從海外回來不久,以前都在法國待著。”
“嗯?”
“我在法國學的電影,畢業後就一直在那邊當助理。”劉畢戈說,“我去年回國,加入了龍巖影業,也沒有幹什麼正經活兒,一直在找專案,找了很久,我那個朋友給我推薦了你這本。”
苗月很不好意思的樣子,說:“《暮春》是我高二的時候寫的,不是很成熟。”
劉畢戈卻說:“寫得很好,我很喜歡,所以聯絡了你,想要談一下電影改編的事情。”
苗月點了下頭。
“你考慮過把它改編成電影嗎?”劉畢戈問苗月。
苗月:“我當然有想過,不過確實也沒有人找過我,這本的出版方當初也給一些影視公司推薦過,但因為主線不是很明顯,大部分都是日常,所以沒有公司想要拍。”
劉畢戈點頭,說:“它確實不是一個商業電影的好故事。”
“那——”苗月露出疑惑之色。
徐明月知道這個時候苗月是遲疑了,或許是有些話不好由她問出口,或許是不知道劉畢戈的意思,這段時間,徐明月跟著許小茵一塊兒見識了很多人、很多事,自忖是他們幾個人裡最有經驗的,於是撿起了話頭,說:“劉製片,那你是想要把這本改編成一個什麼樣的電影呢?”
“暫時沒有想好。”劉畢戈淡然自若地說,“但肯定沒辦法指望上院線賺錢。”
“既然都沒辦法指望賺錢,那為什麼你想要把它開發成一部電影?”徐明月有些疑惑地問。
“我只是說,它沒辦法指望上院線賺錢,以我的觀察,目前國內的院線幾乎沒有這種型別的生存土壤。”劉畢戈說,“只能做成小成本的文藝片,走這一條路子。至於我為什麼想要把它開發成一部電影,其實理由已經說過了,我喜歡這本,而我正好要找一個專案來做,所以就看中了它。”
小成本的文藝片?
他們三個人在來之前,還真沒有往這個方向想過。
劉畢戈說:“反正今天只是聊一聊,不用急著現在做決定,我也得把我能夠給出來的條件說了,五年內,獨家電影拍攝權,授權金15萬元,這是我能夠給出的條件,當然,最後是以龍巖影業來籤合同,獨家電影拍攝權也是歸龍巖所有。”
苗月露出了驚訝之色。
“15萬元?”
“這個價格跟市場價格比起來,低了不少。”徐明月直接說道。
“確實,我也知道現在IP流行,一般的版權價格都到了上百萬,但我剛才也說了,那都是商業題材的改編,跟《暮春》的情況不太適用。”劉畢戈說,“苗月,如果你願意授權給我的話,我再去找編劇改編成劇本,找導演,建拍攝班底。”
苗月有些猶豫和遲疑。
眼下當然是沒有辦法馬上做決定的。
陸嚴河便問了一句:“劉製片,我可以問一個問題嗎?”
“請問。”
“如果你把《暮春》改編成電影,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目標嗎?”陸嚴河說,“我知道它是文藝片,沒辦法以賺錢為目的,要是為了賺錢你肯定也不用來做文藝片了,但除了這個,對於這部電影,你會有什麼期望嗎?”
劉畢戈笑了笑,“我當然希望它能夠在國際頂尖的電影節上有所斬獲,不過,這種口頭上說一說的期望都沒有什麼意義,要看它最後能拍成什麼樣子,如果拍得不錯,我就去找一找我之前在法國一起工作的同事,也許能走國際電影節的路子也不錯。”
劉畢戈給陸嚴河一種很奇特的感覺。
他舉手投足之間都很有風範,也很講禮儀,但是在他言語之間,似乎又透著一股漫不經心的散漫,好像就算最後沒有拿到苗月的授權也沒有關係。
也許對他來說,《暮春》只是眾多選擇中的一項。拿到了授權就做,沒拿到授權就不做。
劉畢戈忽然看向陸嚴河,問:“你會考慮演文藝片?”
“文藝片?你是指《暮春》嗎?”陸嚴河下意識地就反問了。
“我不是單指這一個片子,只是閒聊。”劉畢戈說,“這段時間我經常在網路上看到你的名字,你很紅,但似乎現在當紅演員們跟文藝片之間的壁壘很厚,很難看到一個當紅的演員去演文藝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