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嚴河:“上午學什麼是好的表演,下午學怎麼演好,一個理論,一個實踐。”
李治百嘖了一聲。
“陳梓妍對你還真挺用心啊。”
“她給我、溫明蘭和塗松都安排了很多課,每個人都在上課。”陸嚴河哭笑不得地說,“都在讓我們打基礎。”
“她還挺負責,今天下午周平安又給我接了個商演,你猜又是什麼活兒?”李治百問。
陸嚴河搖頭。
想像不到。
李治百說:“一個樓盤開業,讓我去熱場。”
陸嚴河:“……他還給你接這種商演嗎?”
“對,想不到吧?”李治百說著就一肚子脾氣,“話裡話外就是人家給錢給得多,反正我閒著也是閒著。”
陸嚴河:“那你去嗎?”
李治百說:“也不能總是拒絕啊,之前拒絕了七八個了,再拒絕下去,我看他都要炸了,這種low到爆的演出,他倒是來者不拒,統統都收了。”
陸嚴河嘆了口氣。
周平安就是這樣,為了賺錢,都不考慮這種工作會給李治百的形象帶去不好的影響。
這種樓盤開業的商業,就是純商業性質的演出,而且舞臺一般都很low,講不了一點所謂的舞臺設計。
李治百之前就被很多粉絲在網上吐槽接這種工作,顯得太low。
三個人吐槽周平安一點沒避著李真真。
李真真之前跟著陳必裘做副導演,也經常跟藝人經紀團隊接觸,跟很多經紀團隊打過交道。
李治百吐槽的這點事情,李真真雖然也覺得周平安有點過分,但跟她知道的其他事情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只能說,不同的人會幹出不同的事情,不同的藝人跟不同的經紀團隊之間,關係也是千奇百怪的,形形色色,什麼都有。
李治百算是有一定自主能力的藝人,不會被經紀團隊牽著鼻子走,但是有的藝人就比較慘,完全成為了經紀團隊的工具,什麼都得聽團隊的。
“李PD,你之前為什麼會去韓國啊?”顏良問。
李真真說:“韓國的綜藝節目做得很成功,我也是想要去學習一下他們的經驗,我一直想要做自己的節目,但如果不提升自己的話,這樣熬資歷熬到有一天可以自己做節目了,估計也得七八年以後了,這一次學習回來,正好陳導力挺我,幫我做製片人,就拿到了這個節目的綠燈。”
“韓國的綜藝節目很成功嗎?”
“嗯,他們跟我們國內的環境不一樣,他們地方小,市場也比較小,藝人不少,幾家電視臺之間彼此競爭,打得很激烈,但是一檔節目的製作經費其實就那麼多,無法像我們有的節目一樣,拿錢砸大牌藝人參加。為了脫穎而出,他們就只能不斷地推陳出新,想創新點子。”李真真說,“其實做綜藝節目就是要順應時代的潮流,找到能夠戳中大家共性的點,很多節目都完全衝著搞笑去了,因為這個最隨大流,不管是哪個年齡層次的觀眾都喜歡,可同質化太嚴重,也讓搞笑類的節目卷得很厲害,我也是自己在韓國待著,人生地不熟,有種他鄉異客的孤獨感,突然就想到了年輕人同居的這個概念,我希望能夠做這樣一檔節目,把一些年輕的藝人聚集在一起,最好能夠做成一檔常青的節目,每年都找一個時間聚在一起,拍這檔節目,藝人跟著節目一起成長,節目也能跟著藝人一起成長,就像你們三個人一起住的這三年,要是有人記錄了下來,等你們再過十年、二十年,肯定是一個很溫暖的回憶。”
陸嚴河點點頭。
他其實明白了李真真的想法。
李真真一說“他鄉異客”四個字,他就豁然開朗了。
人需要朋友,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幸運地遇到真朋友。
一檔節目做得好,就能成為一種慰藉。
現實中無法體會到的那種友情,從節目裡感受,也是一種安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