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末的人,到了現在,賺錢了,飛黃騰達了,功成名就了,也不稀奇。不過,你讓王傳星統計的這張表,確實是有點意思。”
柳景輝對江遠提出的新方案,頗為感興趣。
他和江遠都是偵辦過多次積案的人了,所以,大家心裡都明白,偵辦積案的重點不是重走前人走過的道路,就算你的技術非常好,推理能力非常強,但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時間,再走一遍前輩們走過的路,就一定能做得更好嗎?
做出夾生飯才是正常的。
尤其是刑事案件,許多案子做到最後,其實也沒有一個確定的結論的,找到的兇手如果確實不承認,如何證明自己辦的不是冤假錯案呢?
時間會讓證據泯滅,不僅會消除證明兇手有嫌疑的證據,也會消除那些能證明無辜者無辜的證據。
所以,很多時候,偵辦積案就是要找到前人沒有做過的角度才行。
新的角度,新的路線,還可能有新的證據,這是比較好的偵辦方案。當然,也不見得就一定能夠偵破案件,但這樣的法子,對於一起命案積案來說,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江遠提出的“飛黃騰達”方案,就是一個新角度。其核心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所謂的誰獲利誰主謀。
這也是行政中最常用的一種推理策略了,核心及具體分析有成百上千份的論文和專著可看,但實際應用起來,反而不是那麼容易的。
柳景輝很喜歡江遠對推理流的“妥協”。
柳景輝仔仔細細的看過王傳星提供的名單,再嘖嘖兩聲,道:“你真別說,這90年代末的京城人,活到現在的,條件都不差,最差的就是沒買房的,只要買了房,起碼都有幾百萬的身家。但確實有些人,比其他人的條件更好。好的多。”
“畢竟20多年了,而且,總有些人沉下去了吧。”
“恩,這也是你這個方案裡的bug,要是有的人升上來了,後來又沉下去了,怎麼算?”
江遠思忖著,用探討的語氣道:“也不一定要看到現在怎麼樣。事發後幾年,特別是五六年的時候起家的,應該要多加留意吧。”
柳景輝點點頭:“是個思路,一般的罪犯,也等不到你十年以後完成許諾,三五年的時間就夠長了。不過,我更新一下你這個思路吧。”
“您說。”
“任何起勢過的都算。只要曾經收入暴增的,暴富過的,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繼承的也好,炒股得來的也罷,或者撿漏來的什麼的,我們什麼都不管,反正建門院就這麼大一塊地方,任何曾經富過的人,都列為嫌疑人。”
“可以。”江遠表示贊同。
“升官的也算。”
“恩。”這個點就比較敏感了,江遠也不多說。
柳景輝就將名單丟回給王傳星,再讓他繼續修改。
王傳星這時候就已經是徹底的精細化操作了,建門院裡的住戶名單全部拉出來,分門別類的交給不同的人,再將所有人過去二三十年的經濟狀況,事業發展,人生軌跡全部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