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道里,陳木枝呆立許久。
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拜託的賀明生,竟然早就和王氏暗渡陳倉。
到底是外祖母老辣,當初正是外祖母一下子就聽出了自己謀劃的漏洞。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卻不可無。先前你說的那位賬房,你就要留個心眼。”
這是當時外祖母說的話,言猶在耳。
也正是因為她的提醒,自己才改換了方向,截到了王起道去兌現的那一千兩銀票單據。
想當初自己還納悶,賬房如何一點兒警覺都沒有,原來賀明生不僅僅是王氏的人,他與王氏,竟是比利益還要更緊密的關係。
已是三月末的春夜,陳木枝卻悄然冒出了一身冷汗。
她聽到了遠處有細碎的腳步聲,兩行燈籠沿著夾道由遠而近。
是王華嵐。
陳木枝正經八百的國公府小姐,亦只是簡簡單單兩盞燈籠,她卻是好大的陣仗,真把自己當個人物了。
“喲,我當是哪個丫鬟不長眼,大晚上亂跑,原來是表妹。”
王華嵐望見了燈籠,一聲訕笑,擺明了譏諷她不夠排場。
蠢貨才無時無刻講排場呢。
陳木枝微微一笑:“一盞燈籠是不長眼,十二盞燈籠的怕不是瞎了吧。”
這反擊也實在快,王華嵐頓時變了臉色,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跟陳木枝明鬥,她哪回討了好,這不是白白送上門被削?
一想到這樣的人竟然也削尖腦袋想要進陳家,而且還想姓陳,當英雄蓋世的陳遇安的女兒,陳木枝都差點當場嘔出來。
夾道另一頭,藤花和同福已經取了人參,急急地趕來和陳木枝匯合。
“舅小姐好大的威風,十二盞燈籠。”藤花咋舌。
“畢竟她瞎,可不得照得如白晝一般,不然摔個嘴啃泥。”
柳絮跟著陳木枝久了,說話也比以前有趣多了,惹得藤花和同福都笑了起來。
王氏今日出去赴宴,帶了王華嵐。陳木枝天天男裝出門,沒功夫和王氏出去應虛景,倒是王華嵐從來不缺席這種場合。
憑著她日常乖巧的表現、以及姣好的容貌,自然也會有貴婦對她感興趣。
比如之前的定國公夫人,那樣精明能幹的公侯夫人,不也被她無害的外表給欺騙了。
所以今天就有個姜家,也被矇蔽了。
王華嵐倒也沒看錯,這個姜家雖也是官宦世家,但到這一代,卻已是漸漸勢微。
祖上闊過,後輩若無甚出息,就會面臨一個大難題:如何保持之前繁盛的架子不倒?
和富商結親,是個好辦法。
王家可不就是霧州首富。所以姜家腦子一熱,就看上了王華嵐。
名媛後備王華嵐,當場依舊是羞澀懵懂又溫柔,一到家,卻立即找姑母撒潑來了。於是便有了剛剛在小佛堂的一段對話。
只是王氏也萬萬沒有想到,王華嵐竟然想要當安國公府的嫡女。
一直到王華嵐離開了良久,王氏都沒有從這令人震驚的非份之想中清醒過來。
還沒緩過神,雙繪進來,說二小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