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事兒不好說,但敖箐經歷過,她可以倒推。
反正自己家宴,隨便說說而已,信就信,不信就不信唄。
“說起來,我聽內地又些省的大中型國有企業開始集資建房了,機關這邊不知道有沒有政策。如果可以的話,你們最好能弄的都弄一套。咱們這樣的家庭還算好的,一個家庭大多隻有兩三個孩子,要是多的,後面還不知道怎麼安置呢。”
機關這邊可能情況還好,畢竟人員少,單位福利能保證,至少一家一套二居室是沒問題的。
但很多廠礦就不行了。
早幾年還能內部解決,年紀合適的孩子直接進廠當學徒工。可這幾年國家開始發展科學管理,想要進去,要麼得有技術證,要麼得有文憑。啥都沒有的,只能走頂崗一途。
家裡孩子少的還好說,兒女多的,誰去頂這個崗,能把一家子鬧得精疲力盡。
“大哥,東北那邊兒最近在鬧那個勞動合同制改革的事,你關注過沒有?”
收拾碗筷的時候,敖箐突然想起一件事來。
“咱們市裡有兩個廠子一直虧損吧?”
“是,鋼材廠和紡織廠。怎麼了?”
敖箐斟酌了一下,最後還是沒說啥,只是讓他多關注下兩個廠的情況。
敖箐這樣吞吞吐吐的樣子很少見,羅展看了弟弟一眼,後者只搖頭,過了一會兒,突然一拍腦袋。
“我想起來了。是我原先一個戰友給我打電話的時候跟我們說的。”
羅昊以前在北邊臨海當兵,好幾個戰友都是北方那邊的人。
“我一個最好的兄弟,說他們廠效益差得快要發不起工資了。他媳婦的集體制企業,早幾年就一直閒在家裡。他上上個月的工資這個月才發了一半。下一次發錢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就問我有沒有門路,他想停薪留職出來闖一闖。”
“我跟箐箐聊過這事兒,箐箐說這是必然的,讓我跟我兄弟講,能出來闖蕩就早一點出來。先出來的吃肉,後出來的喝湯,猶豫不決的連湯渣都吃不上。”
羅展的敏銳性比起憨弟弟可強多了,跟敖海對視一眼,兩人決定找時間叫敖箐出來喝個茶,好好嘮一嘮。
敖海因為個人問題的原因,淡了向上爬的心思,但羅展不一樣,家裡無後顧之憂,又正好是最容易出成績的年紀,自然想抓住機會好好幹一把。
這個機會來得很快。
胖叔他們的考察團最後決定落戶牛沙口。市裡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領導都要去牛沙口那邊監督合同的簽訂。正好這個機會,又檢查了下週邊幾個鎮的工作,中午吃飯的時候,羅展和敖海就直接回自家吃,也沒人會說閒話。
羅昊最近可是春風得意,已經升官當上科長的他好歹也算正兒八經的幹部了。
中午他得去作陪,完美錯過了旁觀大哥和兩個大舅哥被自家老婆上課的機會。